教师资格

首页 > 教师资格 > 考试题库 >

2020下半年小学科学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及答案【1月10日上午】

网络 2021-01-12 19:19:51
公告解读
教资&考编资料 备考图书推荐
教师资格试题

2020下小学科学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及答案【1月10日上午】

来源于网络

小学科学《食品包装上的信息》

一、考题回顾

【教师补充】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剂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有:食用香精、柠檬酸、转化糖浆、膨松剂、防腐剂、乳化剂等......

加入添加剂后,能使食品变得好看、好闻、好吃,又能延长保质期限。但添加剂食用过多会对人体有害。比如前些年闹的沸沸扬扬的三鹿奶粉就因为其中的配料不合理,导致许多婴幼儿患了肾结石。

活动三:研究食品的保质期

活动前:【提出问题】食品的保质期有什么意义?

活动中:【小组合作】小组共同研究桌上的食物,并填写好食物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记录单。

活动后:【学生汇报】保质期限的计算方法=生产日期+保质期。

【提出问题】影响食物保质期的因素有哪些?

【学生回答】包装方法:有罐装的、袋装的;食品用料:同是以面粉为主要原料的饼干和面包;保存方法:保存方式有常温下的、冷藏的;食品特点:不同的食品有不同的保质期。

(三)巩固提高

看看老师带来的这些食品哪些不能吃了。

(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课的知识点。

作业:食品包装上还有哪些隐藏信息,找出来,下堂课我们一起交流。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食品包装上的这些信息对我们选购食品有什么帮助?(专业知识类)

【参考答案】

像小麦粉、白砂糖、全脂奶粉、淀粉等我们熟悉的、它们都含有一定的营养成分,其中小麦粉是它的主要成分;像膨松剂、食用香精等我们不熟悉的配料是食物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剂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有:食用香精、柠檬酸、转化糖浆、膨松剂、防腐剂、乳化剂等......

加入添加剂后,能使食品变得好看、好闻、好吃,又能延长保质期限。但添加剂食用过多会对人体有害。比如前些年闹的沸沸扬扬的三鹿奶粉就因为其中的配料不合理,导致许多婴幼儿患了肾结石。

2.你的板书为什么这样设计?(教学设计类)

【参考答案】

我这样设计是按照课程流程进行设计的,能够显示我本堂课的教学流程,也能够突出本堂课的重难点内容,使学生轻松的记录本堂课需要掌握的知识。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交响音乐会的片段,引导学生观察小提琴手是如何运用灵巧的指法,让琴发

出不同声音,顺势引出新课《观察比较声音高低的变化》。

环节二:新课讲授

活动一:水杯里的“音乐会”

(1)活动前

教师引导:利用一些常见的生活用品也能制作乐器,取几个相同的杯子,装入不同量的水,再用相同的力度去敲击水杯,会发生什么?(学生猜测:声音的高低会不一样,水多的杯子音调会高一些。)

(2)活动中

请学生四人为一小组,利用课前分发好的水杯、小木棒进行实验,用高、较高、较低、低来描述对应的声音高低。进行三次实验,观察规律。

(3)活动后

教师邀请小组代表汇报实验结果:杯中的水越多,敲击发出的声音越低,盛水最少的杯子,敲击发出的声音最高。

活动二:生活中的“乐器”

(1)活动前

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现象?

(2)活动中

同桌二人结合生活经验进行讨论、总结。

(3)活动后

组织比赛的形式,哪位学生能说出更多的生活实例。(暖水瓶接热水,水越多声音越低沉、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拨动后发出的声音越低等)

环节三:巩固提高

上述这些实例都说明了什么?(很多物体的长短或粗细发生变化时,发出的声音也会发出变化)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课的知识点。

作业:搜集有关频率的资料,下节课进行分享。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刚刚试讲你提到了频率,什么是声音的频率?

【参考答案】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音高的单位是Hz,1Hz表示物体每秒振动1次。一般来讲,越大的物体振动越慢,越小的物体振动越快,这也是为什么盛满水的杯子发出的声音最低。

2.结合小学生的特点说明,这节课你如何实现你的教学目标的?

【参考答案】

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因此本节课我先通过播放视频的形式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引导他们大胆做出假设。再鼓励他们动手验证,体会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实验结束后引导他们联系生活实际,举一反三,建立“身边处处有科学”的科学态度。最后通过我的总结掌握科学知识,建立起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之间的联系。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课前老师让你们收集地球上水分布的资料,谁来汇报?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图片资料(播放美丽水景的课件),你们看了以后,有什么感受?顺势导入新课——《地球上的水》。

环节二:新课讲授

活动一:认识水在地球上的分布

活动前:【教师提问】除了我们说过的,你们还知道哪些地方有水?

【学生回答】地下暗河、冰川。

活动中:(出示“地球的主要水域”图片)讲解:这是整个地球展开的地图,有颜色的是陆地,白色的是海洋,请同学们给海洋涂上蓝色。(科学兴趣小组探讨进行涂色)。

活动后:进行小组展示及评价。

【教师总结】地球表面70%被水覆盖,只有30%是陆地。在陆地上面,还有河流、湖泊、小溪等,地底下还有地下水,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水球。从太空上看地球,整个地球是蓝色的。

活动二:认识淡水资源的匮乏

活动前:地球上有那么多水,我们会缺水吗?(同桌交流)

活动中:展示地球水资源的现状(地球上大部分的水是海洋里的咸水,只有极少量的淡水。淡水绝大部分储藏在南极和北极的冰川中,大气中也含有小部分看不见的水蒸气,只有一些河流、湖泊和浅层地下水可以供人类直接使用。)

活动后:【师生共同总结】①如果地球上的水相当于一杯水;②其中淡水只相当于一汤匙的水;③容易开发利用的淡水只相当于一滴水;④这一滴可利用的淡水还被不同程度地污染了。

环节三:巩固提高

如何节约用水?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

作业:查找污水处理的方法,下堂课我们一起交流。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怎样保护水资源?

【参考答案】

(1)要有惜水意识,只有意识到“节约水光荣,浪费水可耻”,才能时时处处注意节水;

(2)养成好习惯;

(3)使用节水器具;

(4)查漏塞流,就生产而言,特别对一些高消耗水的行业,我们要围绕如何优化水系统的运行,如何提高循环水的浓缩倍数,如何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等作为节水工作的重点,积极组织技术攻关,提高水的综合利用率;同时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制度,对产品水消耗实行定额管理,并作为一项技术经济指标进行考核,减少浪费现象。

2.本节课如何让学生形成节约用水的意识?

【参考答案】

本节课在感受地球上水的分布和水资源匮乏的部分,会通过展示实际数据及生动的例子,让学生形象直观的理解到地球上的水是特别少的,通过老师的思想引导,由此萌生出我们应该节约用水的想法,初步形成节约用水的意识。

 

欢迎关注长沙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频道,及时掌握考试资讯!

更多问题可联系在线人工咨询→点这里咨询

你感兴趣的都在这里!

↓↓↓

长沙中公教育微博 长沙教师微信公众号(csjsks)
长沙中公教育微博 长沙教师考试公众号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备考公开课
各考试活动课程
下载中公教育APP查看更多信息
备考公开课
湖南事业单位考试信息
湖南事业单位考试辅导
备考公开课
湖南教师考试辅导资料
湖南教师考试题库练习
-->
咨询 微信 电话 下载

教师资格<

招考信息

报考指导

阅读资料

考试题库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