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

首页 > 教师资格 > 考试题库 >

2020下半年小学美术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及答案【1月10日上午】

网络 2021-01-12 17:12:26
公告解读
教资&考编资料 备考图书推荐
教师资格试题

2020下半年小学美术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及答案【1月10日上午】

【来源于网络】

小学美术《编花篮》

一、考题回顾

2020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小学美术《编花篮》试讲1

2020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小学美术《编花篮》试讲2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活动一:激趣导入

播放河南民歌《编花篮》:“编,编,编花篮,编个花篮上南山。南山开满红牡丹,朵朵花儿开得艳。银个丹丹嘿银牡丹,银牡丹那个哪哈依呀嗨。”歌曲播放完毕,教师提问:歌曲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花篮是生活中不可或缺之物,如何运用身边的材料制作花篮?引出课题《编花篮》。

活动二:描述分析

1.编花篮的材料

以美术学习小组为单位发放一些手工编制的花篮,提出问题:

①花篮造型给你们怎样的感受?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些花篮造型精巧,工艺完善。

②你们组拿到的花篮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些花篮由柳藤、竹丝、纸绳等材料组成。

③生活中还有哪些材料可以用来编制花篮?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除以上材料外,生活中有很多可以进行编制的材料,如硬塑料、铁丝、麦秸、玉米皮、废纸、布条等。让我们开动脑筋,选择不同的材料编制出更有创意的花篮。

2.编花篮的技法

教师播放《花样编花篮》的视频,提问:编花篮的方法是什么?

学生观看,教师总结:在进行编制花篮时,可以运用不同的编法,如:编辫、平编、缠绕、编结等。

活动三:示范讲解

教师示范并讲解运用平编的方法编制一个花篮:

1.将包装纸裁成8cm宽的纸条,裹着毛衣针卷成若干纸棒后抽去毛衣针;

2.将六根纸棒十字交叉、横竖各三根,用来做花篮的主轴;

3.用其中一根绕圈编折做花篮底,然后使其余11根均匀散开;

4.收口时,将一根纵轴别进邻侧的纵轴内侧。同理,按相同方向依次编折其余各轴。

活动四:实践展评

请学生运用课下收集的废纸和布条编织一个造型精美的花篮,教师巡视指导,在巡视指导时提示注意教室卫生。

在学生创作结束后,开展“手传承、编风尚”手工编制展览会,向同学介绍编织的花篮。

活动五:小结作业

1.请学生主动汇报本堂课都有什么收获和体会,教师总结升华:这节课我们采用生活中的材料编织花篮,而我们的美好生活,也是在我们不断编织,不断创造中产生的。让我们共携双手,创造美好未来。

2.课后请学生用彩色纸或超轻黏土制作彩色的花,插在花篮中,装点生活。

【板书设计】

2020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小学美术《编花篮》试讲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参考答案】

本节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主要内容是了解编花篮的材料和编制的技巧,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践,编制出一个精美的花篮,提高动手能力。

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美术课程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结合教学目标的维度和本课的教学内容,我设定了如下的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花篮的造型特点和编花篮的材料来源,掌握编花篮的技巧,能够编制出一个精美的花篮。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欣赏和实践练习,选择合适的材料编制一个精美的花篮,提高动手制作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养成精心制作的良好习惯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2.草编是民间广泛流行的工艺品,请你谈谈对草编艺术的了解?

【参考答案】

草编是中国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品,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积淀,早在2008年,已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考证,中国最早的草编遗物是河姆渡人制作的,距今已有7000年之久,随着历史的发展,草编工艺更加精美,而且在我国民间广泛使用。

 

草编主要产区有山东、浙江、广东、河南等地。农民和艺人利用当地所产的草,如黄草、金丝草、席草、茅草等丰富的地方资源,编成各种生活用品,如提篮、果盒、杯套、盆垫、帽子、拖鞋和枕席等。有的利用事先染有各种彩色的草,编织各种图案,有的则编好后加印装饰纹样。品种花色繁多,富有朴素雅致的风格,既经济实用,又美观大方,在国内外盛销不衰。

小学美术《上海弄堂》

一、考题回顾

2020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小学美术《上海弄堂》试讲1

2020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小学美术《上海弄堂》试讲2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活动一:激趣导入

教师提出问题:大家平时留意观察过生活的街道吗,尝试说出你对它的感受。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街道是一种独有的社会文化,比如上海的特色名居弄堂,它们不仅承载了千千万万上海人生活的居住空间,更记录了几代人生活的点滴和记忆。让我们以美术透视的角度,欣赏上海弄堂的建筑美,引出课题《上海弄堂》。

活动二:描述分析

1.感受弄堂

教师出示上海弄堂的实物图片,提出问题:画面表现了什么场景,给人怎样的感觉?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画面中,远景有高楼大厦,中景有昏黄的灯光和错落的民居,近景处为狭长的街道,景物近大远小、近宽远窄,空间感很强。

2.分析透视

继续展示另一幅平行透视作品,引导学生观察两幅作品并思考:

①图片中的道路、民居由近至远有怎样的变化?你在生活中还见过此类场景吗?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上海弄堂街道呈现的近大远小、近长远短、近宽远窄的现象,就是平行透视的透视现象。

②运用透视方法处理画面,具有什么样的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使画面更加真实、视觉冲击力强,具有立体感和空间感。

③观察平行透视作品,画面中与地平线相平行的直线叫什么?它是真实存在的吗?

学生观察,教师讲解:与地平线相平行的直线为视平线。在平行透视中,视平线是与画者眼睛平行的直线,是人为假定的辅助线条,并不真实存在。

④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该作品,找出并标记画面中道路和房屋的焦点。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画面中道路和房屋的焦点就是消失点,它指的是当观察距离越来越远时,景物渐变消失的最小状态。

3.感受情怀

请学生四人一组,交流讨论: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说一说上海弄堂这种建筑形式蕴含了怎样的文化内涵?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弄堂的石库门、民居和厚墙,其紧密的结构意味着和睦的家庭关系和邻里关系。它们密密麻麻、纵横交织,体现了上海人的生活轨迹,形成了独具风貌的弄堂文化。

活动三:示范讲解

教师以线描的形式,示范并讲解弄堂的绘制步骤:

1.选定视角,确定视平线和消失点;

2.用简洁的线条绘制弄堂的大轮廓;

3.运用线条的疏密关系刻画细节;

4.添加色彩,整体调整。

活动四:实践展评

请学生以线描的形式绘制弄堂街道,教师巡视指导,并提示画面的透视关系及线条的流畅度。

在学生创作结束后,开展“街道文化”社区展览会,请学生自愿展示并分享作品的靓点,教师从透视、线条、造型和色彩等方面,互相评价作品。

活动五:小结作业

1.请学生谈一谈本课收获,并进行情感升华:我们生活中很普遍日常的街道,既体现出丰富有趣的透视关系,也反映出亲密的邻里关系。原本平凡的街道风景,经过科学角度和创新思维的绘制,呈现了更好的生活风味儿。希望同学们都能留心观察生活中街道的透视现象和生活场景,更好的感受文化情怀。

2.课后请学生找寻富有特色的街道建筑并拍摄照片,下节课分享。

【板书设计】

2020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小学美术《上海弄堂》试讲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你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什么,围绕难点你设计了哪些教学过程?

【参考答案】

根据我对题本的分析和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我设定的难点是灵活利用线条疏密关系与空间前后关系绘制一幅作品。

为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我设计了示范讲解的教学环节。通过老师以线描的形式,详细地示范弄堂的绘制步骤,帮助学生确定弄堂的视角、视平线和消失点来呈现出弄堂近大远小、近长远短、近宽远窄的透视现象,以实现弄堂的空间前后关系。老师继续通过简洁流畅的线条绘制弄堂的大轮廓,结合透视规律,体现出线条的疏密关系,使画面变得更加生动逼真,帮助学生学以致用,克服绘制过程中的困难。

2.请简述建筑中的平行透视是指什么?

【参考答案】

建筑中的平行透视广泛体现在日常生活场景中,它是形体透视的一种。即客观物象因与人眼的远近距离和空间方位的不同,会在视觉上产生近大远小,近宽远窄或近长远短、近实远虚的透视现象。研究这些变化规律的透视知识,就是形体透视,它是在平面上表现物体的立体空间关系的最基本原理。常见的透视种类有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倾斜透视等。

而平行透视是指客观物象的前面与画面平行,底面与地平面平行,视线上有一个中心消失点的透视现象。因为只有一个消失点,也称之为一点透视。它的基本规律表现在视平线上只有一个消失点,且与画面垂直的平行线都消失于这一点。

在平行透视中,有很多重要的专业知识,如视平线、消失点、心点、视中线等概念。它的存在使画者在创作绘制的作品中,景物显得更加深邃立体,生动逼真。

小学美术《我们去旅行》

一、考题回顾

2020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小学美术《我们去旅行》试讲1

2020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小学美术《我们去旅行》试讲2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活动一:激趣导入

出示奥林匹克公园景点图,在展示图片的同时播放歌曲《北京欢迎你》,并提问学生:你知道图片中的地点是哪吗?与哪项活动有关呢?学生踊跃回答,教师揭示课题《我们去旅行》。

活动二:描述分析

1.导游图的初感知

出示奥林匹克公园的导游平面图,提出问题:找寻图上展现了哪几个景点?你是通过哪些信息找出这些景点的?这个平面图在行程导视方面有哪些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图中有鸟巢、水立方、国家体育馆等众多景点,但在作者的巧妙安排下井然有序,运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进行表现。运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并用箭头指示行程。岔路路口给予明确指示,方便游客。

2.导游图的要素及表现手法

出示《黄山旅游图》的不同表现手法,请学生4人一组,交流讨论:这几种黄山导游图,它们具备共同的导游图的基本要素是什么?这里展现了哪些不同的表现手法?虽然是不同的表现手法,但是它们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启发引导:导游图还具有实景式、卡通式、图文结合式、线性、速写式等不同形式,多种形式的导游图在满足实用作用的同时给人以不同的审美体验。不同的表现手法都应该做到整体准确,构图大方,景点的排列有紧有松、有前有后、有大有小。

3.标志

设置课堂活动,说说你都认识哪些标识?同学之间相互讨论,并尝试绘制。

学生活动,教师进行总结:这些标志发挥着沟通、交流宣传等作用。标志的设计帮助游客了解旅游景区旅游资源、设施的空间分布,方便游客在景点中迅速地找到自己的需求地,比如公共厕所、餐饮地点等。

活动三:示范讲解

教师用线描的形式绘制香山导游图,向学生演示自己的绘制步骤以及思路:

1.在黑板上绘制出导游图的主景点,在画面右上角标明指南针方位;2.在主景点间以细线标明道路位置;3.丰富图示细节。

活动四:实践展评

请同学们根据课前收集的自己旅游的资料,选用喜欢的表现手法,绘制一幅旅行线路示意图,教师巡视指导,并提示学生注意抓住景区的特点。

完成作品后举办“小导游解说会”,请同学自愿分享自己的成果,以小导游的身份自愿讲解绘制的景点。

活动五:小结作业

1.请学生谈一谈本课收获,教师总结升华:有一位叫普罗斯特的学者说:“真正的发现之旅不在于发现新的领域,而在于拥有新的目光。”我们也可以说真正有价值的人生之旅不在于拥有权势或金钱,而在于拥有精神、智慧和道德的力量,让我们多去旅行吧。

2.课后请学生运用其它方式绘制一幅家乡美景的导游图,完成后贴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组成以“家乡真美”为主题的黑板报。

【板书设计】

2020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小学美术《我们去旅行》试讲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请问你的板书设计是如何体现重点的?

【参考答案】

根据我对于题本的认真分析以及考虑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定的重点是导游图的不同表现手法。

板书对于教学来说非常重要,也是学生直接记录知识的最直接的有效的途径。

本节课我采用了提纲式的板书设计。提纲式板书的优点在于帮助学生清晰了解及掌握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所以我以提纲式的形式呈现了导游图的要素和表现手法,包括实景式、卡通式、图文结合式、线性、速写式等内容,也就是本节课内容的重点。

2.针对你所讲解内容谈一谈导游图的作用。

【参考答案】

导游图是显示旅游地区、旅游线路、旅游点的景观、交通和各种旅游设施的地图,也被称作旅游地图。

导游图具有引导标识特性、美观性、唯一性等特性。同其他地图相比,旅游地图更常用形象化的图式符号,常将地图与照片、有关名胜古迹的文字说明以及居住和交通服务设施的资料结合在一起,并且印制精美,便于携带。

总之,导游图既是旅游中的向导,也可留作今后回忆的纪念品。

 

更多学段学科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及答案,点击查看:【2020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及答案

欢迎关注长沙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频道,及时掌握考试资讯!

更多问题可联系在线人工咨询→点这里咨询

你感兴趣的都在这里!

↓↓↓

长沙中公教育微博 长沙教师微信公众号(csjsks)
长沙中公教育微博 长沙教师考试公众号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备考公开课
各考试活动课程
下载中公教育APP查看更多信息
备考公开课
湖南事业单位考试信息
湖南事业单位考试辅导
备考公开课
湖南教师考试辅导资料
湖南教师考试题库练习
-->
咨询 微信 电话 下载

教师资格<

招考信息

报考指导

阅读资料

考试题库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