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

首页 > 教师资格 > 考试题库 >

2020下半年高中美术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及答案【1月9日下午】

网络 2021-01-12 14:04:15
公告解读
教资&考编资料 备考图书推荐
教师资格试题

2020下半年高中美术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及答案【1月9日下午】

【来源于网络】

高中美术《草书》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活动一:激趣导入

教师播放《公孙大娘舞剑》影视片段,引导学生观看,并提问:看了这个视频大家有什么感受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剑法与书法的相同之处,从而揭示新课《草书》。

活动二:描述分析

1.草书的发展

学生分享课前收集到的草书资料,教师总结草书的发展:草书的开端可追溯到秦以前,但草书真正形成并趋于成熟是在汉魏晋时期。在以后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批堪称典范的草书名迹。

2.草书的基本特征

(1)教师播放书法作品《自叙帖》,学生欣赏并思考:作品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草书,原指“草稿书”,追求简捷,书写率意。有奔放、灵活、自由、乱中有序之感,那到底是怎样的书写方式形成了这样的风格呢?

(2)教师引导学生继续观看《自叙帖》局部图片,并提问:

①大家能看出作品中写了哪些文字吗?这些文字在笔画上有什么特点?

②书法家采用了什么样的用笔方式使作品更加生动?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在草书创作中,书法家们常常通过省简字体的笔画,采用连笔书写的方式使作品呈现出线条流畅、气势豪迈的特点。

(3)教师继续放大作品《自叙帖》局部,并提问:作品中字体结构的处理与我们上节课学习的《颜勤礼碑》有什么不同?

学生代表回答后,教师总结得出:《自叙帖》在结构上处理字时较为灵活,长短大小、穿插错落自然。欧阳询总结楷书结构有“三十六法”,但我们并未发现有关草书结构的具体法则,原因就在于草书结体的灵活多变,很难用统一的标准进行规定。

(4)让学生继续观察作品,提出问题:这三幅作品在行列间距和整体布局上有什么特征?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得出:作品中行距基本一致,每一行汉字作为一个单位,通过连接线的变化增强画面的律动感。因此,草书相对于其他书体动感更强烈,更鲜明,章法更富于变化。正是以上几个方面的变化让草书形成了奔放、自由,形态比其他任何字体更活泼灵动的艺术特征,整体给人一种狂放不羁、气势豪迈的艺术感受。

活动三:总结解释

1.教师播放《草书发展历史》纪录片,引导学生观看并尝试梳理草书的发展史:早期草书、章草和今草三大阶段,发展到今天,草书的审美价值远远超越了其实用价值。

2.师生共同总结草书的欣赏角度:可以从点画、结构、章法,以及字体整体呈现出的艺术风格几个方面来入手。

活动四:欣赏评价

教师展示宋代黄庭坚的草书作品《廉颇蔺相如传》和魏晋时期王羲之的《十七帖》,学生以美术小组为单位,讨论问题:两幅作品分别呈现了怎样的艺术风格?

学生展开讨论,讨论后各小组代表发言,从点画、结字、章法等方面分析作品,同学互评,教师总结。

活动五:小结作业

1.请学生主动汇报本节课有什么收获和体会,教师总结并升华:汉字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表现形式,草书艺术更以其草率、简约、自由的特征深受人们青睐,因此大家要多了解关注我国的书法艺术,提高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2.教师请学生课后上网搜集资料查找其他书法大家的草书作品,进行欣赏分析,下节课交流分享。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本节课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什么?是通过什么教学活动达成的?

【参考答案】

根据我对题纸内容的认真分析以及对高中生实际情况的了解,我设定了如下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书法的魅力,关注我国传统书法艺术,增强民族自豪感。

高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和美术表现能力,且他们的美术鉴赏能力也有了较大发展,眼界也更为开阔。青少年作为祖国的未来,他们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也是必不可少的。随着时代的日益发展,书法这种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我通过演示法,向学生呈现了更多的优秀书法作品,让他们对书法艺术有最初步的了解;其次通过带领学生不断赏析书法作品,学习传统书法艺术的章法美、结字美和线条美,不断强化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强调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

2.请简述草书和行书的异同。

【参考答案】

草书和行书在点画、结构、章法上都有很大的不同,接下来我将简单地进行说明:

首先是字型结构方面,草书的字型变化很大,大小不一,不是内行的话一般很难辨认。而行书大小就比较一致了,看起来很工整;其次是笔法方面,草书笔法相对复杂些,且运笔较疾。而行书相对缓和,其锋刃体现在字形上,和草书有所区别;最后是章法。草书的章法是在起承转合中一气呵成,有一种大将风范。而行书则像一位隐士,不失工整,却又不乏气场。

草书和行书都是书法中比较难练习的种类,尤其是草书,需要练的人有足够的耐心和精力,去揣摩和观察,从而悟出一些道理。练习这两种书法时都要注意,字形结构不能慌,一晃则乱,字体本身的骨架不能倒,在这基础上再去写,会好很多。

高中美术《鸢尾花》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活动一:激趣导入

教师多媒体播放《至爱凡·高》电影片段,引导学生观看并思考:这个视频片段讲的是谁的故事?影片中最吸引你的是哪个地方?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影片将凡·高的画作搬上了荧幕,抽丝剥茧的展现了凡·高的艺术人生。凡·高一生艰难坎坷,生前身无分文,死后作品价值连城,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艺术家凡·高的世界,引出课题《鸢尾花》。

活动二:描述分析

1.背景介绍

根据课前要求,请学生分享:

①你对梵高有多少了解?

②梵高是什么时候画的《鸢尾花》?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鸢尾花》是19世纪后印象主义画家梵高的作品之一,在1889年5月进入法国圣雷米精神病院后所画。

2.画面内容

多媒体展示《鸢尾花》,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

①画面描绘了什么内容?

②给你什么感受?

学生自由分享,教师总结:作品描绘了花园中蓝色的鸢尾花,给人眼花缭乱的感受。

3.艺术特色

继续引导学生欣赏《鸢尾花》,小组讨论:

①作品的构图有什么特点?

②作品中都描绘了哪些色彩?产生了怎样的画面效果?

③(放大鸢尾花的局部)在线条的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交流探讨,教师总结:整个画面构图饱满,以相同形状的花、相同形状的叶子、相同的颜色反复出现来表现百花盛开的场景。画面色彩丰富,多用高纯度、高明度的色彩来表现,画面对比强烈。线条勾勒轮廓与花的结构,线条细致多变。

活动三:总结解释

1.总结《鸢尾花》的艺术特色。

2.小组讨论:通过作品的赏析你体会到了画家怎样的情感?

学生交流探讨,教师总结:《鸢尾花》呈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梵高画鸢尾花是在期许生命的粲然。

活动四:欣赏评价

多媒体展示梵高的作品,请学生以“艺术鉴赏家”的身份来评述作品。学生选择喜欢的作品从色彩、构图、线条等方面进行分析。(《乌鸦飞过的麦田》:内容—大片的麦田与天空;感受——压迫、反抗、不安感;色彩——红、黄、蓝、绿,单纯简明,对比鲜明;笔触——粗短硬直;情感体现——悲伤、极度的寂寞。)

活动五:小结作业

1.请学生谈一谈本课收获,并进行情感升华:鸢尾花本是很平凡的植物,但梵高赋予它精彩的形象、丰富的色彩以及永恒的生命力。这是一生浸在痛苦与无奈中度过的画家对大自然的赞美,展现的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鼓励学生通过观看电影《至爱凡·高》学习凡·高的精神。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请谈谈你对梵高的了解。

【参考答案】

梵高,后印象画派代表人物,是19世纪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

他的作品注意提高色彩的强度、亮度和张力,用笔奔放,色彩强烈,表达了狂热的情感。凡高对中国和日本的版画颇感兴趣,注意在自己的绘画中吸收日本浮世绘绘画的特色,追求单纯感和表现力。

代表作品:《向日葵》《星月夜》(又名《星夜》)《夜间的咖啡馆》《吃土豆的人》《鸢尾花》《阿尔勒的卧室》《高更的椅子》《红色的葡萄园》《加歇尔医生肖像》《奥维尔教堂》《戴草帽的自画像》。

2.请问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是如何突出的?

【参考答案】

根据题本的知识内容我设定了如下的教学重难点:

重点:《鸢尾花》在色彩、构图、线条上的特点。

难点:体会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情感。

为了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我在课程中引导学生从内容、色彩、构图、线条、情感等方面逐步欣赏作品。

首先,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简要介绍梵高的生平。

其次,引导学生分析画面的内容以及感受,接着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究《鸢尾花》的色彩、构图、线条等特点。

最后,引导学生总结《鸢尾花》的艺术特色并结合生平思考作品所传达的情感。

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从画面内容——画面形式——情感意义三个方面欣赏作品,从而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高中美术《隶书》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活动一:激趣导入

教师播放《中国书法五千年》纪录片片段,引导学生观看,并提问:哪种书体最令你印象深刻?为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中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并由此揭示课题《隶书》。

活动二:描述分析

1.隶书的发展

(1)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请学生欣赏书法作品《泰山刻石》《乙瑛碑》《多宝塔碑》《祭侄文稿》《肚痛贴》,教师提出问题:根据之前学过的知识,我国书法作品有哪几种不同的书体?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篆、隶、楷、行、草。

(2)引导学生继续欣赏《乙瑛碑》,并请学生简单介绍隶书的发展历史。

学生交流后并回答,教师总结:乙瑛碑现存在山东曲阜孔庙,是属于隶书作品,最早的金文、铭文都属于大篆,秦始皇统一中原之后推行“书同文,车同轨”政策,官方才开始统一使用小篆,而民间则通行隶书,但至汉代隶书成就最高,传说程邈为隶书的创造者。

2.隶书的基本特征

(1)请学生欣赏《张迁碑》和《乙瑛碑》隶书作品,并思考:这两幅隶书作品点画、结字以及章法上有什么特色?

教师总结:结字以扁方为主,笔画呈“蚕头雁尾,一波三折”之势,章法上布白较少,一般字距较大,而行距相对较小。

(2)继续引导学生欣赏《张迁碑》和《乙瑛碑》局部图、细节图,并追问:这样的点画特点在运笔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引导总结:要注意逆入平出,锋不外漏。

教师展示《张迁碑》和《乙瑛碑》隶书作品,请学生观看碑文,播放纪录片《书法艺术》,请学生观摩书法家书写书法作品,引导学生思考:古代石刻碑文的作用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回顾:纪念性石刻,表彰功臣。

活动三:总结解释

1.教师总结:《乙瑛碑》记载鲁相乙瑛请在孔庙设置“百石卒史”,执掌祭祀的公赎事件;而《张迁碑》的碑文记载了张迁及其祖先张仲、张良、张释和张骞的功绩,并涉及黄巾起义军的有关情节,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2.师生共同总结隶书的欣赏角度:可以从点画、结字,以及书写原则几个方面来入手。

活动四:欣赏评价

教师引导学生尝试临写《乙瑛碑》,并在练习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横画“一波三折”的写法,并理解“蚕不二设、雁不双飞”,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展开讨论,讨论后各小组代表发言,从点画、结字、书写原则等方面分析作品,同学互评,教师总结。

活动五:小结作业

1.师生共同总结隶书的基本特征是结字扁平,“蚕头雁尾,一波三折”,书写原则是“蚕不二设,雁不双飞”。进行情感升华:书法艺术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凝聚着一代代书法家的心血,在信息时代也以独特的方式传播,我们要予以重视,不断学习,传承发扬。

2.教师请学生课后上网搜集资料查找其他书法大家的隶书作品,进行欣赏分析,下节课交流分享。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谈一谈对隶书的认识?

【参考答案】

隶书,有秦隶、汉隶等,一般认为由篆书发展而来,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根据出土简牍,隶书起源于战国。传说程邈作隶,汉隶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隶书也叫“隶字”“古书”。是在篆书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生的字体。就小篆加以简化,又把小篆匀圆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便于书写。是在监狱里创造出来的字体。分“秦隶”(也叫“古隶”)和“汉隶”(也叫“今隶”),隶书的出现,是古代文字与书法的一大变革。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它起源于秦朝,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也有说法称隶书起源于战国时期。

2.介绍一下中国的书体发展演变。

【参考答案】

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甲骨文是先秦时期的文字,为了记载史实,把长篇文字用刀刻在甲骨上,保存下来。比甲骨文稍晚出现的是金文,金文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所以,金文即为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较之于甲骨文的纤细,金文稍粗,古朴,有金石气。后来又产生了石鼓文。石鼓文是我国最早的石刻文字,世称“石刻之祖”。文字多了,有了较一致的造字原则和风格,书写也更加讲究美观,逐渐形成大篆体。秦朝时期,秦始皇统一文字,改进大篆体,统一为小篆体。后来,从篆体又发展出隶体,也得到秦始皇的肯定和赞赏,从而得到广泛地采用。汉朝是隶书大盛的时代,更是汉字书法发展史上关键性的一代。汉代四百多年间社会稳定繁荣,文化艺术得到空前发展,于是两汉时期成为了书法史上继往开来的关键时期,朝着使用简便、字体美观方面发展,书体流派纷呈、风格多样。在隶书成熟的同时,又出现了破体的隶变,发展而成为章草、行书、真书也已萌芽。到了三国时期则是隶楷并存。魏晋时期楷、行、草三书盛行,奠定了现代书体的格局。晋代后书法理论发展起来,推动了书法艺术水平的提高。被称为书圣的王羲之是魏晋时期书家的代表人物。王羲之完善了楷、行、草的今体书法,被历代奉为楷书的楷模“天下第一行书”。他的代表作有楷书《黄庭经》、行书《兰亭序》、草书《十七帖》等。

欢迎关注长沙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频道,及时掌握考试资讯!

更多问题可联系在线人工咨询→点这里咨询

你感兴趣的都在这里!

↓↓↓

长沙中公教育微博 长沙教师微信公众号(csjsks)
长沙中公教育微博 长沙教师考试公众号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备考公开课
各考试活动课程
下载中公教育APP查看更多信息
备考公开课
湖南事业单位考试信息
湖南事业单位考试辅导
备考公开课
湖南教师考试辅导资料
湖南教师考试题库练习
-->
咨询 微信 电话 下载

教师资格<

招考信息

报考指导

阅读资料

考试题库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