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

首页 > 教师资格 > 考试题库 >

2020下半年高中历史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及答案【1月9日下午】

网络 2021-01-21 11:41:27
公告解读
教资&考编资料 备考图书推荐
教师资格试题

2020下半年高中历史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及答案【1月9日下午】

【来源于网络】

高中历史《蔚蓝色的希腊》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大家经常会听到这样一些词来形容一些地区,比如人杰地灵、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钟灵毓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等。这些词语都有一个共性,就是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中国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五千年的东方华夏文明,在遥远的西方爱琴海地区又有着怎样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呢?它又对当时古希腊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哪些影响呢?引发学生思考,进而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地理位置

教师展示《古希腊地图》,提出问题:有哪位同学来说一下古希腊的地理范围?

学生看图并结合教材,回答:古代希腊地处地中海东部,扼欧、亚、非三洲要冲。古希腊的地理范围大致以希腊半岛为中心,包括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西部沿海、爱奥尼亚群岛以及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岛的殖民地。

教师继续引导:希腊是一个国家吗?

学生结合课本,回答:不是,从图中看希腊是一个地域范围概念,被群岛海域所包围,不仅仅是一个国家,和我们现在说的主权国家希腊并不等同。

(二)环境及影响

教师继续展示《古希腊地图》,提问:古希腊的地形是怎样的?这对希腊的发展带来了什么影响?

学生根据图片和教材,回答:希腊半岛山脉丘陵纵横交错,找不到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开阔平原,连绵不绝的山岭沟壑将陆地隔成小块,这使得希腊耕地缺乏、土地贫瘠,限制了农业发展。

教师引导:俗话说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传统农业的大门被关上了,经济的另一扇窗户却打开了。上帝是如何造就这扇特殊的"窗户"的?

学生结合地图,回答问题,教师总结:这里海岸曲折,港湾众多,绿岛相连,地中海式气候温和宜人,海洋资源条件得天独厚。浩瀚的海域赋予希腊先民以广阔的发展空间。

教师继续提问:面对这样的特殊的自然环境,古希腊人是如何进行发展的?

学生结合教材,回答问题:古希腊人利用冬季多雨、夏季干热的地中海气候,大力种植葡萄和橄榄,并通过海外贸易出口葡萄酒、橄榄油、陶器等物品以换回粮食,解决了农业不发达的问题。另外,希腊人利用优越的航海条件,进行大规模的海外殖民活动,解决了人口不断增长与土地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结合中国大河文明的特点,思考古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学生以历史小组为单位,进行五分钟的讨论。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古代希腊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对政治、经济、价值观念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狭小且相对隔绝的平原,有助于形成小国寡民的城邦。

2.发达的商品经济,有助于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和平等互利观念形成,利于民主政治的建立。

3.殖民与航海贸易活动,造就了古希腊勇于开拓进取、善于求索的民族性格。

教师提问:你对地理环境和文明发展的关系有哪些认识?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自然地理环境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类文明发展的类型。但是人也总是在不断的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在依靠自然的基础上,人可以一定程度地摆脱自然制约。

环节三:小结作业

1.小结:师生共同总结回顾本课所学知识。

2.作业:特殊的地理环境孕育出的古希腊民主政治又是如何一步步发展的?具有哪些特点呢?同学们课下查阅资料,进行了解。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请从经济基础、政体和历史发展趋势三个角度简要对比古希腊时期的城邦和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

【参考答案】

经济基础:城邦是商业,诸侯国是农业。

政体:城邦是民主制,诸侯国是君主制。

历史发展趋势:城邦长期独立自治,诸侯国逐渐发展为统一的大帝国。

2.历史课外活动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参考答案】

课外阅读:阅读材料包括历史通俗读物,各类通史、专史、断代史、史学研究论文等。

历史报告会:结合历史教学内容,举行各种专题讲座、报告会,拓宽、深化学生的知识。

参观:组织学生参观与历史有关的场所,借助实物、实景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调查: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

制作:组织学生动手制作各种历史教具。例如历史地图、年表、历史教学幻灯片等。

高中历史《孔子对后世的影响》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说到西方的先哲,我们知道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说到我们中国的先哲,你最先想到的是谁呢?

学生回答:老子、孔子等。

教师引导:其中孔子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那么孔子对中国和世界又有哪些影响呢?从而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中国

教师展示史料,并提问:孔子整理和修订的"六经"是留给中国最宝贵的遗产。除《乐》毁于秦火没能流传下来,其他五部经典传承至今。结合史料说明,孔子的思想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学生结合史料及教材,回答:这是因为孔子的思想有利于稳定社会、缓和矛盾、维护大一统。所以,在中国封建社会,所有朝代、所有君主,不论是贤君还是昏王,几乎无不尊崇孔子,加封孔子各种谥号,利用孔子的思想统治国家。

教师补充:以仁、礼、道义为核心的儒家深层思想内涵,经时代的洗礼,积淀下来,渗透到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之中,深深影响着中国的文化发展。

教师追问:孔子的政治生涯虽昙花一现,但他在教育方面的思想却得以永传,他对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哪些贡献?

学生交流,回答:孔子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他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办学形式等方面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他改变了以往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为教育的推广创造了条件;私学的形式也保证了中国文化免受朝代变迁的影响,连续不断地发展下来。

(二)世界

教师提问:孔子的思想不仅对中国影响深远,对亚洲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结合史料,谈谈你的看法。

材料 伏尔泰在孔夫子石像下写下了如下的四行字,以表达他对这位圣贤的尊敬心情:"他是唯一有益理智的表现者,从未使世界迷惑,而是照亮了方向,他仅以圣贤而从未以先知的口吻讲话,但大家认为他是圣贤,甚至在全国也如此。"

——【法】安田朴:《中国文化西传欧洲史》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对亚洲,汉朝以后,儒家典籍传入越南、朝鲜、日本等国,这些国家分别建立孔庙或文宣王庙,实行以儒学为主的开科取土;对世界,明清以后,孔子学说传到西方,《论语》被翻译成拉丁文、英文,欧洲一些思想家从儒学中得到启发、借鉴和鼓舞。

(三)当今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以历史小组为单位,5分钟时间思考: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习惯或思想是受孔子影响的?

学生交流成果后,教师总结:政治方面,我国现阶段的"以德治国""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等思想,都受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道德规范方面,尊老爱幼、尊师重教、诚信、礼貌、孝敬等道德规范都被现阶段中国人民继承下来;教育方面,"因材施教""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思与学相结合"等教育思想也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改革的进行。

教师补充:这些体现出他对治国和社会生活的深刻智慧,其思想精华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也为现代文明提供了汲取的营养,对我国建立和谐社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环节三:小结作业

1.小结: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2.作业:儒家思想在不同时期的历史地位及其原因分别是什么?请课下搜集资料,下节课交流分享。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孔子时代的"儒"与商周时期的"儒"在含义上有什么变化?

【参考答案】

"儒"最初是指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士,由古代神职人员演化而来,负责祭祀祖先主持丧葬之礼。

春秋时期,孔子针对当时"礼崩乐坏"的形势,赋予"儒"一种维护礼制社会的道义,通过恢复周礼,宣传仁爱、关怀、体谅、容忍等一切美德,承担传承文化和改善人际关系的社会道义。

2.中学历史教学难点主要有哪些?

【参考答案】

1.理论性难点,如西欧封建制的形成,资本主义萌芽等。

2.史料性难点,如古埃及建筑金字塔之谜等。

3.历史发展进程的难点,如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的进步性等。

4.事件行进过程的难点,如法国维护共和制的斗争等。

高中历史《浪漫主义文学》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朗诵片段: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西风呵,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教师引导设问:这首诗是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诗《西风颂》。在诗中提到的"冬天""春天"分别有什么含义呢?其实"冬天"象征着反动势力,寓意着革命道路的曲折;"春天"象征着新的生命力量,意味着革命即将取得胜利。除了雪莱外,还有哪些浪漫主义诗人呢?他们又在自己的作品中表达了什么理想呢?让我们一起学习《浪漫主义文学》。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背景

教师安排学生阅读课本,并设问:为什么会产生浪漫主义文学?什么是浪漫主义文学?

学生回顾旧知概括:1789年爆发了法国大革命,社会动荡。革命推翻了统治法国一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但是革命后确立起来的资本主义社会没实现启蒙思想家描绘的自由平等,社会各阶层对"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这种情绪反映在文学领域,就产生了浪漫主义文学。

教师补充:它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30年代,它宣扬人的情感,反对封建专制,对资本主义社会秩序表达了不满。浪漫主义文学以现实为基础,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绚丽多彩的想象和直白夸张的表现手法,抒发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二)特点

教师在多媒体展示相关史料,并提问:浪漫主义文学具有什么特点?

教师安排小组发言人选择相关文学作品并结合搜集的资料,开展文学交流会。

学生上台分享心得体会:

1.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以希腊罗马神话为题材,用普罗米修斯的形象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他还有作品《致云雀》,通过描绘一只美丽动人、活泼可爱的云雀,表达心里的美好。除了雪莱之外,英国还有一位著名的浪漫主义文学巨匠——拜伦,他在著作《唐璜》刻画了一位贵族青年,通过他的遭遇及爱情遭遇抨击了各国封建势力,讽刺了资产阶级的虚伪狡诈。

2.在法国文豪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中有一句话特别深刻,即"美在丑的旁边,丑怪藏在崇高背后,美与丑并存,光明与黑暗相依"。这充分揭露了宗教的虚伪。除此之外,卡西莫多和埃斯梅拉达的人物形象令人印象深刻。

3.海涅的《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描写了当时德国的社会现象,对资产阶级的软弱进行了抨击。他写道"愿这地上有足够的面包产生。玫瑰花呀,常春树呀,美呀,乐呀,甜豌豆呀。"这折射出他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

教师总结:上述这些作品无一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无一不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对理性的不满和失望。

环节三:小结作业

1.小结:教师共同总结,谈谈感想。

2.作业:请学生课下阅读相关文学著作,写一段读后感,下节课交流分享。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请列举出近现代文学的主要流派及主要代表人物和代表作。

【参考答案】

浪漫主义文学:雨果《巴黎圣母院》、雪莱《西风颂》。

现实主义文学: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现代主义文学:海明威《老人与海》、贝克特《等待戈多》。

2.简述本课的教学目标。

【参考答案】

1.结合法国大革命之后的社会状况,分析和理解浪漫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知道历史事件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框架之下发生的。

2.通过史料分析,理解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

3.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文学的魅力,体会文学家们对美好的向往、对真善美的赞颂,丰富精神世界。

欢迎关注长沙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频道,及时掌握考试资讯!

更多问题可联系在线人工咨询→点这里咨询

你感兴趣的都在这里!

↓↓↓

长沙中公教育微博 长沙教师微信公众号(csjsks)
长沙中公教育微博 长沙教师考试公众号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备考公开课
各考试活动课程
下载中公教育APP查看更多信息
备考公开课
湖南事业单位考试信息
湖南事业单位考试辅导
备考公开课
湖南教师考试辅导资料
湖南教师考试题库练习
-->
咨询 微信 电话 下载

教师资格<

招考信息

报考指导

阅读资料

考试题库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