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

首页 > 教师资格 > 考试题库 >

2020下半年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及答案【1月10日上午】

网络 2021-01-26 15:07:21
公告解读
教资&考编资料 备考图书推荐
教师资格试题

2020下半年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及答案【1月10日上午】

来源于网络

小学信息技术《移动插入幻灯片》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一组内容杂乱无章的幻灯片。然后提问之前已经认识了PowerPoint的基本界面,在刚刚播放的幻灯片中存在什么问题,幻灯片之间的顺序是否正确。抛出问题开展教学。

(二)新课讲授

1.移动幻灯片

教师提问学生在之前学习PowerPoint的6种视图中,哪一种视图是以缩略图的形式呈现,更便于移动幻灯片。请学生回答上述问题的答案幻灯片浏览视图。预设学生回答得非常正确,并点评学生之前的知识掌握得非常扎实。教师布置任务,请学生打开提前备好的演示文稿“骆驼和羊的故事”,并进入到幻灯片浏览视图。并请学生自主探究5分钟,如何将第7张幻灯片移动到第1张。并提问学生第7张幻灯片变成第几张幻灯片。第1张。学生探究结束后教师详细讲解,讲解完毕后,请学生自行在电脑上再次操作将第1张幻灯片移动到第5张幻灯片后。

2.插入幻灯片

教师提问学生如果想要在一个演示文稿添加一张幻灯片该如何添加。请学生回答上述问题的答案插入幻灯片。教师点评该同学知识运用得非常广泛、回答得非常正确。教师布置任务,请学生打开提前备好的演示文稿“自我介绍”,并进入到幻灯片浏览视图,在第3张幻灯片后面插入1张新幻灯片。学生操作结束后,请学生起来归纳总结步骤:快捷菜单添加新的幻灯片。教师点评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非常不错。教师提出问题,是否还有其他方式插入幻灯片。请学生以同桌两人为单位讨论。并请学生代表上台演示【“插入”菜单里的“新幻灯片”进行插入幻灯片。】教师提问学生,可不可以添加其他演示文稿呢?并边讲解边演示“插入”菜单里的“幻灯片(从文件)”命令来添加其他演示文稿。在演示过程中请学生仔细观察操作步骤。教师追问,必须将所选择的演示文稿全部插入“自我介绍”吗?请学生以信息技术小组为单位,小组讨论如何插入所选文件中的前三张幻灯片及插入整个“自我介绍”演示文稿。教师巡视指导,并请小组代表上台演示。教师再次总结操作步骤。

(三)巩固提高

在学生掌握了基本操作之后,开展一个小比赛。请学生以同桌两人为单位,将“自我介绍”演示文稿的第3个幻灯片移动到第5张幻灯片后,并且插入3张空白幻灯片,再次把“骆驼和羊的故事”整个演示文稿插入到“自我介绍”文稿后。请学生起来分享作品。

(四)小结作业

小结:教师提问如何移动幻灯片及插入幻灯片。教师可以点评同学们听课很认真,记忆力真强。

作业:课后将教师准备的杂乱无章的演示文稿变得有顺序,并且插入演示文稿“自我介绍”的前5张幻灯片,下节课来分享作品。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及解析】

1.在PowerPoint中,常见的视图有哪些,它们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参考答案】

普通视图:主要显示、编辑演示文稿中幻灯片的详细内容及备注栏。大纲视图:主要用于查看、编排演示文稿的大纲。幻灯片视图:主要用于对演示文稿中每一张幻灯片的内容进行详细的编辑。幻灯片浏览视图:以最小化的形式显示演示文稿中的所有幻灯片,在这种视图下可以进行幻灯片顺序的调整、幻灯片动画设计、幻灯片放映设置和幻灯片切换设置等。幻灯片放映视图:用于查看设计好的演示文稿的放映效果及放映演示文稿。

2.在PowerPoint中,幻灯片母版视图的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

母版视图包括幻灯片母版视图、讲义母版视图和备注母版视图。它们是存储有关演示文稿的信息的主要幻灯片,其中包括背景、颜色、字体、效果、占位符大小和位置。使用母版视图的一个主要优点在于,在幻灯片母版、备注母版或讲义母版上,可以对与演示文稿关联的每个幻灯片、备注页或讲义的样式进行全局更改。

小学信息技术《防治计算机病毒》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采用生活实例的导入方法,向学生介绍熊猫烧香病毒通过网络传播,致使电脑出现电脑蓝屏、频繁重启,甚至整个网络瘫痪的案例。以此提问学生:“什么是计算机病毒,如何检查和查杀病毒?”引出课题——《防治计算机病毒》。

(二)新课讲授

1.计算机病毒

教师首先提出问题:什么是计算机病毒?教师组织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之后请学生回答。【计算机病毒是破坏计算机中的信息,使计算机不能正常运行的特殊程序】

接着教师追问学生:计算机病毒是否会传播给人体?学生会发现:计算机病毒都是通过软盘、硬盘、光盘、网络等介质进行传播的,由此得到计算机病毒只能感染计算机系统,不会感染人体。

2.计算机病毒的表现与危害

教师提问学生:在日常使用计算机时是否发生过一些小故障或奇怪的现象?学生四人为一组交流和讨论,教师在过程中提示学生可以回想使用计算机过程中有没有出现打不开或者文件失踪等相关情形。最后由小组代表进行分享和交流出现过的奇怪现象。【经常死机或蓝屏、运行速度明显下降,文件莫名丢失、自动弹出各种网页窗口等】之后教师进行归纳和总结计算机出现了类似的一些征兆有可能是计算机中病毒所导致,同时给学生进行补充像文件突然变大、打印机不能正常工作、自动发送电子邮件等也有可能是计算机中病毒,并提醒学生在日后遇见以上征兆要多留心。

3.检查与清除计算机病毒

教师提问学生:要想确切地知道计算机系统是否感染了计算机病毒,可以怎么检查?学生根据常识可以回答出答案。【杀毒软件不仅可以排查病毒,甚至还能对已经感染病毒的盘符和文件进行隔离和查杀】之后教师请学生自行分享知道的一些杀毒软件。【金山毒霸、360杀毒、瑞星杀毒软件、电脑管家等】接着教师进行补充,诺顿杀毒、江民也是一些常见的杀毒软件,并在多媒体上给学生展示这些软件的快捷图标。

教师请学生查看自己所在电脑上安装的是什么杀毒软件,学生会发现是“瑞星杀毒”软件,并提示学生将软件双击打开,看看有什么新发现,并请学生进行大胆发言和猜测。他们会发现打开软件之后,打开了“瑞星杀毒软件”窗口,里面显示了可以查杀的盘符,以及相关的功能操作按钮。

之后,教师提问学生若想查杀软盘上的病毒应该怎么操作,让学生两人一个小组,进行自主尝试,之后和学生共同总结得出方法。【先选中盘符路径为软盘,单击“杀毒”按钮,如果没有发现病毒则会出现“查杀结束”对话框,有病毒则弹出“询问”对话框显示感染了病毒的文件,并选择相应的清理方式】但是也有的学生会直接单击“杀毒”按钮,教师由此提醒学生,这种情况是默认查杀“我的电脑”所有的盘符文件,一般所需时间都比较长。

最后,教师提问学生:“杀毒软件是否能查杀所有病毒?”由此引导学生明白杀毒软件并不能查杀每种计算机病毒,需要及时更新软件和病毒库,才能保证及时的预防的病毒。接着教师给学生示范升级软件的方法:执行“选项”菜单——网络和升级ID设置好升级的网络连接以及ID——单击“升级”按钮即可完成更新。

(三)巩固提高

学生两人为一个小组以“瑞星杀毒”软件为例,查杀计算机硬盘上的文件,检查和清除病毒,将电脑设置成“自动监测”,提高计算机的安全系数。教师在过程中对学生遇到的疑惑进行帮助和指导,并对学生的总体表现予以点评和鼓励。

(四)小结作业

小结:教师提问学生小结,学生自行分享本堂课所学到的病毒的特征、危害以及清除方法。

作业:思考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怎样预防感染计算机病毒,下节课一起来分享。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及解析】

1.请你简述计算机病毒有哪些特征。

【参考答案】

破坏性:计算机中毒后,可能会导致正常的程序无法运行,把计算机内的文件删除或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破坏引导扇区及BIOS,硬件环境破坏。

传染性:计算机病毒传染性是指计算机病毒通过修改别的程序将自身的复制品或其变体传染到其它无毒的对象上,这些对象可以是一个程序也可以是系统中的某一个部件。

潜伏性:计算机病毒潜伏性是指计算机病毒可以依附于其它媒体寄生的能力,侵入后的病毒潜伏到条件成熟才发作,会使电脑变慢。

隐蔽性:计算机病毒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可以通过病毒软件检查出来少数,隐蔽性计算机病毒时隐时现、变化无常,这类病毒处理起来非常困难。

可触发性:编制计算机病毒的人,一般都为病毒程序设定了一些触发条件,例如,系统时钟的某个时间或日期、系统运行了某些程序等。一旦条件满足,计算机病毒就会发作,使系统遭到破坏。

2.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有哪些?

【参考答案】

(1)通过U盘、移动硬盘传播。

(2)通过电子邮件传播。

(3)通过网页传播。

(4)通过聊天工具、下载软件传播。

小学信息技术《自动求和》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学生成绩表”。教师提问:上节课利用什么公式将表中每名学生的总分计算出来的?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答:选中单元格后在编辑栏中输入公式。教师点评学生对于利用公式进行求和的方法掌握的很好。教师继续引导:在Excel中经常会用到求和运算,每次使用公式进行求和计算相对来说有点繁琐,在Excel中其实有一种比利用公式求和还要简便的方法,能够大大提高计算效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以此引入新课——自动求和。

(二)新课讲授

1.“自动求和”方法一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5分钟时间,思考:“自动求和”按钮的位置及“自动求和”按钮的读法。完成后请学生回答。【“自动求和”按钮在常用工具栏】学生对于“自动求和”按钮的读法可能不会读,教师讲解:“∑”是求和符号,读作“西格玛”,外语名称:Sigma,是第十八个希腊字母,在数学中,把它作为求和符号使用,所以在Excel中用“∑”用作求和符号。

教师演示“自动求和”按钮的使用方法,让学生仔细观察。教师演示完毕后,找学生代表回答操作步骤。【第1步:打开“学生成绩表”。第2步:把鼠标指针移到B3单元格上,按住左键向右拖动到D3单元格后放开,同时选定B3、C3和D3单元格。第3步: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自动求和”按钮,E3单元格里就会显示出左侧三个单元格中数据的和】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组织学生自主在计算机上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并提醒:仿照第2、3步操作,计算E4和E5单元格中的数值。

2.“自动求和”方法二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当没有选定数据区域,而是直接选中D6单元格,再单击“自动求和”按钮后会有什么变化。学生观察后得出结果。【有一个计算结果,但并不知道是计算的哪一列数据】教师讲解:只需选中需要计算求和的数据区域下紧挨着的单元格,“自动求和”按钮也可以计算出这一列的总和。组织学生用这种方法计算出语文、数学的总成绩,3分钟时间。学生操作完毕后,教师点评学生学习能力强,并总结:“自动求和”按钮可以通过选中数据区域或在需要计算的一列或一行数据的紧挨着的单元格后,单击“自动求和”按钮进行快速求和运算,当求和的数据区域需要更改时,可以通过更改编辑栏中数据区域,进行准确的计算。

(三)巩固提高

教师布置练习任务:打开“班费支出表”,计算表中数据之和。在此过程注意观察学生操作情况,给予适当帮助,尽可能让全部学生都完成操作,对于又快又准的同学给予表扬。

(四)小结作业

小结:老师提问,学生回答总结“自动求和”的方法。

作业: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帮妈妈设计一个“家庭日常支出表”,计算每个月的家庭总支出,看看谁是妈妈的好帮手。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及解析】

1.请问你是如何设计本节课的导入的?

【参考答案】

我采用的是温故知新导入,上节课学习了用公式计算每个学生总成绩,而本节课是学习如何用“自动求和”按钮进行求和运算,功能都是进行求和运算,方法不一样,第一种相对繁琐,第二种更加便捷,采用温故知新能很好地将两种方法进行对比,学生更加真切感受到“自动求和”的便捷。

2.这节课你是如何突破教学重难点的?

【参考答案】

本节课的重点是“自动求和”功能的使用方法,我采用教师演示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直观清晰地了解“自动求和”的操作过程,学生观看完毕后自主进行操作练习,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能够更好地练习求和操作方法;其次,仍旧秉持着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引导学生发现还有另一种方法也可以实现快速自动求和,给学生布置任务自主尝试操作第二种“自动求和”的方法。最后,通过巩固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计算数据,加深印象。

欢迎关注长沙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频道,及时掌握考试资讯!

更多问题可联系在线人工咨询→点这里咨询

你感兴趣的都在这里!

↓↓↓

长沙中公教育微博 长沙教师微信公众号(csjsks)
长沙中公教育微博 长沙教师考试公众号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备考公开课
各考试活动课程
下载中公教育APP查看更多信息
备考公开课
湖南事业单位考试信息
湖南事业单位考试辅导
备考公开课
湖南教师考试辅导资料
湖南教师考试题库练习
-->
咨询 微信 电话 下载

教师资格<

招考信息

报考指导

阅读资料

考试题库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