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2019湖南教师资格证考试每日一练答案
公告解读 | |
---|---|
教资&考编资料 | 备考图书推荐 |
教师资格试题 | ![]() |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义务教育普及是在16世纪德国,因此为资本主义社会,答案为D选项。
2.【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教育活动中最直接的教育者是学校教师。
3.【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倡导“为人师表”就是要求教师言传身教,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对教师工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
4.【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通过题干能得出知行都很重要,体现了知行统一原则。
5.【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西周时期,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和“乡学”之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微,私人讲学之风大兴,官学和私学是我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基本类型。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中国以《四书》《五经》为主,西欧中世纪的教育几乎为教会所控制,因而这一时期的教育主要是以培养僧侣人才为目的的教会教育,分为僧院学校、大主教学校、教区学校和骑士学校。僧院学校和大主教学校主要是培养僧侣和统治阶级的接班人,学习的内容主要是神学和“七艺”,教区学校主要对普通贫民子弟进行宗教教育,骑士学校教育内容为“骑士七技”。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还具有等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所以D选项的表述是不正确的。
6.【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这三个要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
7.【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教育与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指教育与生产力的发展和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并非完全同步,或快或慢,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这是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8.【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的意思是: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这揭示了教育对个人的作用,即教育的个体功能。
9.【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有意义学习的概念。
10.【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重在观察学习,学生通过观看卡通片,观察模仿人物的行为,体验到“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以此来塑造学生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