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教师资格证考试每日一练第222期答案
公告解读 | |
---|---|
教资&考编资料 | 备考图书推荐 |
教师资格试题 |
科目一(1-4)
1.【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60岁是花甲之年,70岁是古稀之年,80岁是耄耋之年,100岁是期颐之年。
2.【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唐代王维写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描写了重阳节登高望远、插茱萸等习俗,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3.【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风笛是流行于欧洲各国的一种民间乐器,不属于中国传统乐器。
4.【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巴赫是德国巴洛克音乐时期的作曲家,也是杰出的管风琴、小提琴、大键琴演奏家。
中学科目二(5-10)
5.【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的类型。综合课程是指打破传统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领域构成的课程。
选项A,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在课程结构上,小学课程以综合课程为主,因此,综合课程是现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倡的主流课程,与题干不符,错误。
选项B,综合课程的优点主要包括:打破了学科间的界限,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整体认识能力;减少了课程的门类,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从生活、社会的实际出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题干不符,错误。
选项C,综合课程是针对学科课程只向学生传授知识,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脱离乡土的实际生活,忽视人的情感等心灵世界的种种缺陷提出的一种课程类型,与题干不符,错误。
选项D,综合课程不能完全取代学科课程,正确。
选项ABC表述正确,选项D表述错误,故本题选D。
6.【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的类型。
选项A,国家课程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课程开发机制,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学科专家是课程的规划和设计者,学校和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且课程实施过程中应尽可能反映课程规划和设计者的意图,以便能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与题干不符,错误。
选项B,学校和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而非设计者,正确。
选项C,国家课程是一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方案的主体部分,它面向全国,保证所有学生都享有在一定领域内的学习权利,都享有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权利,从而获得一个积极的有责任感的公民实现自我价值和自身发展所必需的技能和态度,与题干不符,错误。
选项D,国家课程是决定一个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对于基础教育的发展,特别是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具有决定性作用,与题干不符,错误。
选项ACD表述正确,故本题选B。
7.【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的类型。
选项A,从参与人员来看,所有与课程相关的人士,均有参与开发或研制的权责。因此学校成员与校外人士均可参与课程研制或开发,与题干不符,错误。
选项B,从学生观上来看,学生不但有个别差异,有主动建构学习的能力,课程得因应学生需要进行调整,与题干不符,错误。
选项C,从教师观上来看,教师是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与实施者,教师有主动研制课程开发课程的能力和权力,与题干不符,错误。
选项D,从课程观上来看,校本课程认为课程即教育情境与师生互动的过程与结果。而非计划好的课程方案,正确。
选项ABC表述正确,选项D表述错误,故本题选D。
8.【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教学方法的选择。
选项A,演示法是指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的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和巩固知识的方法。实验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在一定条件下引起某些事物和现象产生变化,进行观察和分析,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选项B,讨论法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进行探讨、辩论,从而获取知识的一种方法。实验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在一定条件下引起某些事物和现象产生变化,进行观察和分析,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选项C,参观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对实物进行实地考察、研究,从而在实际中获得新知识或巩固、验证已学知识的方法。 实习法是指根据教学任务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校内外一定场所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和其他活动,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方法。
选项D,实验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在一定条件下引起某些事物和现象产生变化,进行观察和分析,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讲授法是指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主要有讲述、讲解、讲读、讲演四种形式。
题干中,根据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不同,选择的教学方法也不同,如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教师会经常采用实验法最合适,语文、外语、思想政治等课题属于文科类,教师多采用讲授法。
选项A、B、C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D。
9.【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教学方法。
A选项,演示法是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的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运用演示法时要注意几个问题: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性地运用演示手段;控制演示时间,难度不宜太大;演示内容要贴近生活。
B选项,参观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对实际实物进行实地观察、研究,从而在实际中获得新知识或巩固、验证已学知识的方法。它可以分为三类:准备性参观、并行性参观、总结性参观。
C选项,提示法指在课堂上,当老师提问那些悟性较低的学生回答他们的提问时,与其长时间地等待这些学生自己想出答案或者直接告诉他们答案,不如给他们一点提示,让他们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
D选项,情景教学法是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以形象为主题的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的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题干中,老师在讲述诗句的时候播放相关视频,带领学生体会到了诗中描绘的场景,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用了情景教学法。因此,D选项正确。
ABC三项均与题意不符合,故本题选择D选项。
10.【参考答案】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全世界教育家的共识,也是教育的核心。然而现在,很多办教育的人根本不关注这个本质性问题,反而把精力都放在不重要的事情上面,可想而知,我们教育出来的人才存在着很大的缺陷。每一位教育者都应该认识到爱的重要性。教师要用爱温暖学生,让学生发展成为心中有爱、人格健全的人。
习近平指出,我看了不少优秀教师的事迹,很多老师一生中忘了自己、把全部身心扑在学生身上,有的老师把自己有限的工资用来资助贫困学生、深恐学生失学,有的老师把自己的收入用来购买教学用具,有的老师背着学生上学、牵着学生的手过急流、走险路,有的老师拖着残疾之躯坚守在岗位上,很多事迹感人至深、催人泪下。这就是人间大爱。许许多多的老师用他们深沉的爱默默无闻地温暖着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们坚毅的前进,不怕吃苦,不怕困难,不惧风险,因为心中有爱,生活中有爱,他们永远感受着世间的温暖,养成健全的人格,于是可以面对任何困难都积极向上。只有被爱温暖的人才能内心温暖,也才有能力温暖别人。
教师要用爱引导学生,让学生发展成为内心充满正能量,向善、正直的人。
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看到一个男生王友用砖头砸同学,当即制止,并让他到校长室。当陶行知先生回到校长室时,王友已经等在门口了。没想到陶行知先生给了他一颗糖,并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很准时,我却迟到了。”又掏出第二颗糖对王友说:“这第二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打人时,你立即就停止了,说明你很尊重我。”男孩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后,陶行知先生又掏出第三颗糖:“我调查过了,你砸的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遵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正直善良,并且有跟坏人做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王友感动极了,哭着说:“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自己的同学啊……”陶行知先生这时笑了,马上掏出第四颗糖:“因为你正确地认识了自己的错误,我再奖励你一颗糖……我的糖没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这种教育方法中充满了爱的引导,一步步用爱引导学生走向正途。
好老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好老师应该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