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时间的脚印》答辩题目及解析
公告解读 | |
---|---|
教资&考编资料 | 备考图书推荐 |
教师资格试题 |
一、你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分别是什么?
【参考答案】
《时间的脚印》是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个单元的单元主题为大自然的说明,课文皆为说明文,所以在设置教学目标时关注了说明文文体知识的讲授。从学情出发,八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语文知识积累,但是本文的学习对他们来说仍有 难度。文章篇幅较长,科学术语多,所以需要教师适当点拨引导学生,全面理解文章内容。
我从课程标准中“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的基本理念出发,设计了以下四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1.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2.理解本文主要内容,提取文中重点信息。
3.通过速读、跳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语言的生动性与准确性。
4.感受自然之美,获得审美经验,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
根据教学目标的设置,我设计了如下教学重难点:重点为理解本文主要内容,体会语言的生动性与准确性;难点为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以上是我的全部答案,谢谢考官!
二、文章以“时间的脚印”为题,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首先,这是从高士其《时间伯伯》一诗中引申借用来的。一方面与主题相照应,另一方面,通过引用由生活引入地质时间,更切合读者实际生活,能够吸引读者。文题从字面上理解是时间留下的踪迹,实际上是“从岩石上,可以看到时间的长短”的意思。其次,拟人化手法的运用,形象地说明了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岩石中都潜藏着时间的踪影;同时,时间的脚印其实也是比喻,巧妙地代指化石,生动有趣。最后,本文的中心就是化石,所以题目还暗藏着全文的说明对象;而化石的特征就是反映了时间的变迁,所以题目又暗藏着说明对象的特征。总的来说,题目生动而准确,容易引起人们的探究欲望和阅读兴趣。
以上是我的全部答案,谢谢考官!
三、简要分析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
【参考答案】
①举例子。在讲到人对岩石的破坏时,列举了建筑兰州铁路时,一个山头几分钟就被炸掉的例子;在讲到泥沙沉淀的后果时,列举了我国洞庭湖面积逐渐缩小,黄河下游的水面比地面还高两个例子。这些例子都很简洁,有力地说明了问题。
②打比方。在说明风对岩石的破坏作用时,把刮风沙比作“像砂轮在有力地转动”;在说明海水对岩石的破坏作用时,把冰河缓慢地移动比作“就好像一柄铁扫帚从地上扫过,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③分类别。在说明岩石遭受各方面的“攻击”时,以及说明岩石保存了更多的历史痕迹时,都采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以上是我的全部答案,谢谢考官!
四、你还知道哪些古人测时间的方法?
【参考答案】
计时的漏壶、漏刻。很早之前,用来记录时间的工具是漏壶。一只装满水的陶壶,底部流失的水就像流逝的时间,漏的水越多,代表流逝的时间越长。古埃及人就会用漏水的容器计量时间。中国古代则用漏刻来测量时间,漏刻是由漏壶和箭刻组成,漏壶里头盛水,箭刻上的刻度用来表示时间。
立竿见影的日晷。日晷是白天记录时间的工具,用的是立竿见影的原理。太阳随着时间变化在天空中变换运行轨迹,不同时间会有不同的日影,利用日影位置的变化,就可以来测量当下的时刻。日晷由一个平台晷面和一根晷针构成。若晷面和地球的赤道面一致,和地平面成一固定角度,这种日晷称为赤道日晷。另外还有地平日晷和垂直日晷。
以上是我的全部答案,谢谢考官!
五、简单介绍说明文这种文体。
【参考答案】
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它通过对实体事物科学地解说,对客观事物做出说明或对抽象事理的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能有科学的认识,从而获得有关的知识。说明文的中心鲜明突出,文章具有科学性、条理性,语言确切生动。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规则、章程、解说词等。说明文有的是以时间为序,有的是以空间为序;有的由现象写到本质,有的由主写到次;有的按工艺流程顺序来说明,有的按事物的性质、功用、原理等顺序来说明。
以上是我的全部答案,谢谢考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