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教师资格证考试每日一练第199期答案
公告解读 | |
---|---|
教资&考编资料 | 备考图书推荐 |
教师资格试题 | ![]() |
相关推荐:2023教师资格证考试每日一练第199期
考试题库:[各地区试题] [模拟试题] [强化训练题] [每日一练]
科目一(1-3)
1.【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构成。
教师职业道德主要由教师职业理想、教师职业责任、教师职业态度、教师职业纪律、教师职业技能、教师职业良心、教师职业作风和教师职业荣誉八个因素构成。
A选项,教师职业态度是指教师对自身职业劳动的看法和采取的行动。
B选项,教师职业纪律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恪守教师职业纪律;认真学习教师职业纪律的有关规定。
C选项,教师职业技能集中表现为教师教书育人的本领;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更新知识;懂得教育规律;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勇于实践,不断创新。
D选项,教师职业作风是指教师在自身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贯态度和行为。
题干中教师对自身的职业劳动看法和采取的行动是指教师职业态度。
2.【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内容里所对应的地位。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包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和终身学习。
A选项,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教师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B选项,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教师要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C选项,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变相体罚学生。
D选项,教书育人是教师天职。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题干中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是爱岗敬业。综上所述,故本题选择B选项。
3.【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主要包括: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和为人师表。
选项A,为人师表指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身教。
选项B,清正廉洁指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责之便牟取私利。
选项C,敬业爱业指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选项D,严谨治学指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为人师表是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故本题选A。
科目二(4-10)
4.【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工作的地位。
选项A,课外活动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不可缺少的途径,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选项B,实践活动指的是实际参与的而非理论上的的活动,实践活动注重的就是实践,强调的就是参与性,必须亲身体验。
选项C,教学活动是在国家教育目的规范下,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选项D,班主任工作中包含八个方面:了解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建立学生档案、个别教育、组织班会活动和课外活动、协调各种教育影响、操行评定、写好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实施素质教育依赖学校教育,而学校教育工作的核心工作是教学,所以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人才的基本途径。选项A、B、D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C。
5.【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任务的内容。我国的教学任务包含:(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4)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选项A,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指的是将学科中最基础的部分通过教学传递给学生。
选项B,发展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是指教师在教学时要结合所教知识培养学生的智商、锻炼学生的身体、发展学生的创造性。
选项C,培养品德和审美情趣是指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情感的培养。
选项D,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允许学生有不同,尊重学生的差异。
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为教学的其他任务只有在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6.【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教学的意义。教学,是在国家教育目的规范下,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这种教育活动的核心,是学生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积极引导和培养,主动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陶冶品德、美感,从而促进他们自身全面发展的过程。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工作,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教学为主。
选项A,德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过程中处于灵魂和核心的地位。
选项B,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和制度,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发挥学校人、财、物、时间、空间和信息等资源的最佳整体功能,卓有成效地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组织活动。
选项C,智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前提和支持作用,智育的主要任务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综上所述,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故选项D正确。
7.【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目前我国的教学任务。
选项A,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指的是我们学习中的最基本知识和技能。
选项B,培养品德和审美情趣指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审美情趣是指人理解和评价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审美特点的能力。
选项C,智力指人们顺利地解决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并以抽象思维为核心。主要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等。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选项D,锻炼体魄和增强身体素质指的是要有健康的身体和体力。
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教学的主要任务。故本题选A。
8.【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认识的间接性、认识的交往性、认识的教育性和有领导的认识。
选项A,认识的间接性。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已知的间接经验,并在教学中间接地去认识世界。
选项B,认识的指导性。学生的个体认识始终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教师要促进学生由教到悟到化(内化和外化),从而真正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
选项C,认识的交往性。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是发生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特殊的交往活动。
选项D,认识的发展性为干扰选项。
引导性是指教学需要在富有知识的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认识,而不能独立完成。题干体现的是有领导的认识。故本题选B。
9.【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教学的作用和意义。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工作,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教学为主。
教学是传播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是社会经验的再生产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的有力手段。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是培养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的原因:(1)以教学为主是由学校教育工作的特点所决定的。(2)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3)教学为主是由教学自身特点决定的。(4)历史经验已经表明学校工作必须要以教学为主。
选项B,勤工俭学是学校组织的或学生个人从事的有酬劳动,用以助学。
选项C,创收,指创造收入;利用自身有利条件,为本单位增加收入。学校是以育人为主,并不是增加利益和收入。
选项D,中国少年先锋队是中国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少年儿童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来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受中国共产党的委托领导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工作。共青团要发扬全团带队的传统,保护和关心少年儿童的成长,坚持以社会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精神教育少年儿童,引导他们听党的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锻炼身体,培养能力,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度的合格人才,做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综上可知,其他三个选项在学校教育中并不处于中心地位,所以本题选A。
10.【答案】中公教育解析: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强调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指出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互转化。
(3)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规律);
(4)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统一的规律,指出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又为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奠定了基础,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要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