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湖南医疗招聘考试麻醉学资料:麻醉深度的判断
在现代麻醉工作中,作为一名麻醉医师,调节适宜的麻醉深度是工作内容的重点之一,那么如何判断呢?可从以下方面进行:
1.Guedel分期
第一期:遗忘期。从麻醉诱导开始到意识丧失和睫毛反射消失。除应用乙醚或N20外,此期痛觉仍未消失。
第二期:兴奋期。乙醚麻醉可出现兴奋、躁动。现代强效吸入麻醉药及静脉麻醉药此期的特征:意识消失,但呼吸和循环尚不稳定,神经反射处于亢进状态。不应于此期进行手术操作。
第三期:外科手术期。此期达到所需麻醉深度。眼球固定于中央,瞳孔缩小,循环平稳,疼痛刺激已不能引起躯体反射和有害的自主神经反射(如血压增高、心动过速)。进一步加深麻醉则对呼吸循环抑制加重。
第四期:过量期。即延髓麻醉期,呼吸停止,瞳孔散大,血压剧降,甚至循环衰竭。需绝对避免或尽快减浅麻醉。
2.根据循环情况和神经反射判断麻醉深浅
(1)临床体征和症状:如意识状态:全麻时意识状态分清醒和麻醉(即睡眠)状态。全麻状态下应达到对手术或其他刺激无体动反应,无流泪、出汗等表现。心血管反应:血压和心率是反映全麻深度的常用指标。血压和心率平稳常表明麻醉深度适当。呼吸反应:在保留自主呼吸的全麻患者中,呼吸频率、节律和潮气量的变化也能反映麻醉深度。其他:瞳孔大小、出汗、流泪、分泌物、体动和尿量等也能反映麻醉的深度。
(2)脑电图和诱发电位
脑电图(EEG)是利用头部电极记录脑电活动,并对记录结果进行分析来判断麻醉深度。其分析复杂,干扰因素多。双频指数(BIS)是计算机对脑电图进行分析的技术,对判断麻醉较有价值。BIS值的范围为0~100.数值越大,麻醉越浅,数值越小,麻醉越深。
(3)内分泌功能
内分泌功能是反映应激中内环境变化的主要指标。
(4)其他方法:如患者呼出气中的麻醉药浓度(肺泡气中麻醉药浓度)达1.3MAC时,其麻醉深度可适合95%患者的手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