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艾滋病日 第34个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是什么
世界艾滋病日 第34个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是什么?1988年,世界卫生组织于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号召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在这一天举办相关活动,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今天是2021年12月1日,也是第34个世界艾滋病日。为帮助大家了解世界艾滋病日。长沙中公教育小编特整理相关内容如下:
2021年第34个世界艾滋病日主题
生命至上 终结艾滋 健康平等
世界艾滋病日节日意义
提高人们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艾滋病的认识
世界艾滋病日的标志
世界艾滋病日的标志是红丝带,象征着大众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关心与支持
艾滋病是什么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性接触和血液传播。
HIV在外界的抵抗力不强,对热敏感,56℃ 30分钟就可灭活,25%以上浓度的乙醇、0.2%次氯酸钠和漂白粉都能将其灭活,但对0.1%甲醛、紫外线、γ射线不敏感。
病因与流行病学
病人和HIV无症状病毒携带者是本病的传染源,病毒主要存在于血液、精液、子宫和阴道分泌物中。
传播途径:①性接触传染,是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②共用针头注射及血源途径;③母婴传播。
高危人群:男性同性恋者、多个性伴侣者,静脉药物依赖者和血制品使用者。
临床表现
艾滋病潜伏期平均9年,可短至数月,长达15年。
一、艾滋病可以分为三期
1.急性期:感染后2~4周,血清HIV抗体可呈阳性反应。临床表现以发热最常见。此期血清可检出HIVRNA,而HIV抗体则在感染后数周才出现。
2.无症状期:可检出HIV以及HIV核心蛋白和包膜蛋白的抗体。此期持续时间一般为6~8年,此期具有传染性。
3.艾滋病期:是感染HIV后的最终阶段。此期易发生机会性感染及肿瘤,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及器官,常有多种感染和肿瘤并存。
HIV相关症状:主要表现为持续1个月以上的发热、盗汗、腹泻;体重减轻10%以上。部分患者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另外还可出现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其特点为:①除腹股沟以外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位的淋巴结肿大;②淋巴结直径≥1cm,无压痛,无粘连:③持续时间3个月以上。
二、各系统的临床表现
1.呼吸系统:肺孢子菌肺炎最为常见,是本病机会性感染死亡的主要原因。
2.中枢神经系统:新隐球菌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弓形虫脑病、各种病毒性脑膜脑炎。
3.消化系统:白色念珠菌食管炎、巨细胞病毒性食管炎、肠炎,沙门菌、痢疾杆菌、空肠弯曲菌及隐孢子虫性肠炎。
4.口腔:鹅口疮、舌毛状白斑、复发性口腔溃疡、牙龈炎等。
5.皮肤:带状疱疹、传染性软疣、尖锐湿疣、真菌性皮炎和甲癣。
6.眼部:巨细胞病毒视网膜脉络膜炎和弓形虫性视网膜炎,表现为眼底絮状白斑。眼睑、睑板腺、泪腺、结膜及虹膜等常受卡波西肉瘤侵犯。
7.肿瘤:恶性淋巴瘤、卡波西肉瘤等。
>>辅助检查
1.血常规检查:不同程度贫血,血小板减少,红细胞沉降率加快,白细胞计数降低。
2.免疫学检查:T细胞绝对值下降,CD4+T淋巴细胞计数下降,CD4/CD8比值<1.0。此检查有助于判断治疗效果及预后。
3.血清学检查
(1)HIV-1抗体检查:p24和gp120抗体,用ELISA法连续两次阳性,经免疫印迹法或固相放射免疫沉淀法证实阳性可确诊。
(2)HIV抗原检查:可用ELISA检测p24抗原。
4.HIV-RNA的定量检测:既有助于诊断,又可判断治疗效果及预后。
以上就是关于“世界艾滋病日 第34个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是什么”的全部内容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