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长沙医疗招聘考试医基资料: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感染引起的脑脊髓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听到“流脑”这个名字,你内心已经开始恐慌了吧,流脑到底为什么这么可怕,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流脑多为散发性,在冬春季可引起流行,患者多为儿童和青少年。临床上可出现发热、头痛、呕吐、皮肤瘀点(斑)和脑膜刺激症状,严重者可出现中毒性休克。患者或带菌者鼻咽部分泌物中的细菌通过咳嗽、喷嚏等借飞沫传播,经呼吸道侵入人体,但大多数不发病,或仅有局部轻度卡他性炎,成为带菌者。当机体抗病能力低下或菌量多、毒力强时,细菌在局部大量繁殖,产生内毒素,引起短期菌血症或败血症。约2%~3%机体抵抗力低下患者,病菌到达脑(脊)膜,定位于软脑膜,引起化脓性脑膜炎。在临床上可出现脑膜刺激症状,表现为颈项强直和屈髋伸膝征阳性。还可表现为剧烈的头痛、喷射性呕吐、视乳头水肿、小儿前囟饱满等症状和体征。由于及时治疗及抗生素广泛应用,大多数患者可痊愈。目前病死率已从过去的70%~90%下降至5%以下。只有极少数患者可并发以下后遗症:①脑积水:由于脑膜粘连,脑脊液循环障碍所致;②脑神经受损麻痹:如耳聋、视力障碍,面神经麻痹等;③颅底部动脉炎致阻塞性病变,引起相应部位脑梗死。
为预防流脑,我们应该:①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要随地吐痰,不要随意丢弃吐痰或揩鼻涕使用过的手纸;②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③不要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④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加强户外活动和耐寒锻炼,注意环境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