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长沙选调生申论技巧:申论如何科学备考
从往年的情况看,笔试想要有优势,如何突破申论是很关键的一步,下面,中公教育给大家分享以下三个需要把握的主要方面。
一、在能力考察的基础上把握题型
申论考试分涉及: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贯彻执行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但凡大家能看到的各种申论题型的分析都是在上述能力的基础上形成的,其实也没必要迷茫失措,因为从大类上看就是作文和非作文两种。经过我们中公教育十几年的研究,非作文题目:题干审查搞清楚,到底在问什么,有没有什么特殊要求就可以了;材料针对题干的要求搞清楚每一段路到底有没有要点,有什么要点,怎么书写要点就可以了。核心还是要把握好“问什么、答什么”的本质。文章写作:搞清楚题干让我们围绕什么去写,搞清楚材料给了我们什么提示,把握清楚这两点,文章想得到75%以上的分数其实并不难。整体来看,并不需要大家过多研究太多太复杂的题型。本质还是自己审题能力和材料阅读能力的综合考察。
二、在政策热点的脉络里把握材料
申论材料涉及领域众多、题材广泛,如果只是一味的泛泛研究,其结论一般是令人崩溃的。详细挖掘每一则材料中每一个重要信息肯定是对的,但想要得到比较高的分数,只是就材料论材料就会显得低级很多。其实材料的出处和来源只要稍加研究我们就不难发现,绝大多数材料,无论是案例还是数据还是观点,基本来自比较热的社会话题和比较重要的政策方针。这就要求我们,想要真正的把非作文题目的60分拿到50分以上,是需要我们有较为扎实的理论功底的;想要真正的把文章写作的40分拿到30分以上,更需要我们对时政热点有清晰的把握。貌似材料中给我们的是一个个具体的描述,其实本质上是一个个较为宏观大政方针的具体呈现,需要我们通过微观发现宏观的意图。
三、在试题规律的研究中把握作答
题干看得懂,材料捋得顺,但这些并不一定就能让我们最终得好成绩。最终的申论成绩还取决于我们是否能真正明白命题人到底为什么这么设计题目和材料,我们是否能明白阅卷人到底在如何打出每一道题目的分数。从历年试题广大考生反馈的作答情况和分数情况来看,非作文题目近几年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罗列要点就能得较高的成绩了,文章写作也不是简单的写对立意方向就可以的了。整体情况反映,非作文题目取得较高分数的必备要素是概况能力,概况能力的高低和准确性决定了得分的最终高低;文章写作的好成绩必备要素是论证能力,论证能力的高低和严谨性决定了得分的最终高低。所以,把握好这两个基本要素是最终作答高分的核心。
申论的备考笔试不是一蹴而就的,既需要我们有正确的理念和方法,也需要我们长期的积淀和研究。再次希望大家能端正态度、从零开始、脚踏实地的做好备考中的每一项工作,这样才有可能最终收获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