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长沙医疗招聘考试医基资料:为什么老年人常发生骨质疏松?
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是历年来考试当中的一个常考考点,为了让大家更好的把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以及他们各自的作用区分开来,中公教育的医考老师通过总结的形式,对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进行了相关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进行复习。
我们先来看一道题目:
赋予骨弹性和韧性作用的是:
A.有机质 B.无机质
C.骨密质 D.骨松质
E.骨小梁
【答案】A。
1.骨的成分:骨由有机质和无机质组成。
(1)有机质:主要是胶原纤维束和黏多糖蛋白等,构成骨的支架,赋予骨弹性和韧性。
(2)无机质:主要是碱性磷酸钙使骨坚硬挺实。
(3)脱钙骨(去除无机质)仍具原骨形状,但柔软有弹性;
(4)煅烧骨(去除有机质)虽形状不变,但脆而易碎。
2.骨的成分的变化:骨的主要成分的比例,随年龄的增长发生变化。
(1)幼儿时期:骨的有机质和无机质各占一半,故弹性较大,柔软,易变形,在外力作用下不易骨折或折而不断称青枝状骨折。
(2)成年人:骨有机质和无机质的比例约为3:7最为合适,因而骨具有较大的硬度和一定的弹性。
(3)老年人:骨无机质所占比例更大,脆性增加,但因激素水平下降,影响钙、磷的吸收和沉积,骨质呈现多孔性,骨组织总量减少,出现骨质疏松,此时骨的脆性较大,易发生骨折。
年龄 |
幼儿时期 |
成年人 |
老年人 |
有机质 |
50% |
30% |
小 |
无机质 |
50% |
70% |
大(随年龄增大而增大) |
特点 |
弹性较大,柔软,易变形,青枝状骨折 |
具有较大的硬度和一定的弹性 |
骨的脆性较大,易发生骨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