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长沙医疗招聘考试护理学资料:医院物理环境的调控
医院的物理环境因素对于患者的身心舒适和治疗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同时患者患病后也希望得到最佳的医疗服务,希望在安全、舒适、优雅的环境中接受诊疗和休养。因此,创造与维护一个适宜的医院环境是护士的重要职责。当医院的环境不能满足患者康复需求时,护士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对其进行调控。具体调控要求见以下内容:
1.空间:两张病床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m,必要时设置屏风遮挡。
2.温度:一般来说,普通病室内适宜温度为18~22℃;新生儿、老年人、产房及手术室,室温应为22~24℃;早产儿的病室温度为24~26℃。室温过高时,机体散热受到影响,不利于体力的恢复(相关考点:当室温高于人体体温时主要的散热方式:蒸发),患者感到烦躁,呼吸、消化功能均受干扰。室温过低时,冷的刺激可使患者肌肉紧张,且易受凉。(相关考点:当室温低于人体体温时主要的散热方式:辐射;也要注意环境温度过低对于血压的影响)。
3.湿度:病室内的相对湿度以50%~60%为宜。湿度过高时,蒸发作用减弱,抑制出汗,患者感到潮湿、气闷,尿液排出量增加,肾脏负担加重;湿度过低时,空气干燥,人体蒸发大量水分,引起口干舌燥、咽痛、烦渴等表现,对呼吸道疾患或气管切开患者尤为不利,因此对于气管切开患者湿度可调整为55%~65%。
4.通风:一般通风30分钟即可达到置换室内空气的目的。
5.噪声:白天病区较理想的噪声强度为35~40dB。达到50~60dB,患者可感到疲倦不安,影响休息与睡眠。长时间暴露在90dB以上的环境中,能导致耳鸣、血压升高、血管收缩及肌肉紧张以及出现疲倦、焦躁、易怒、头痛、头晕等症状。当声音强度达到或超过120dB时,可造成听力丧失或永久性失聪。
下面我们通过一道题,来巩固一下今天的内容,题目如下:
患者,男性,25岁相因尿频、尿急、尿痛入院,入院后被诊断为急性肾盂肾炎。护士调节病室的温度与相对湿度为:
A.14~16℃,15%~25% B.16~18℃,30%~40%
C18~20℃,55%~65% D.18~22℃,50%~60%
以上就是关于医院物理环境的调控,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