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

首页 > 教师资格 > 考试题库 >

2020下半年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及答案【1月10日下午】

网络 2021-01-21 11:31:41
公告解读
教资&考编资料 备考图书推荐
教师资格试题

2020下半年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及答案【1月10日下午】

【来源于网络】

高中思想政治《联系的客观性》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课堂导入

温故知新导入。

导入实录: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完了关于联系的含义及联系的普遍性基本特征的相关知识。下面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那么在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主观臆造的联系,没有认识到联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那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联系的第二个基本特征:客观性。

环节二:新课讲授

1.联系的客观性原理

展示一组图片:“喜雀报喜,乌鸦报丧”、“算命大师看手相”、“4就是死,8就是发”等。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联系在生活当中很常见,大家想一想这些联系是客观存在的吗?(学生小组讨论,代表回答)

师生归纳总结: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不能主观臆造联系。

2.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

对比分析: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举例:“互联网+”)

教师引导:自在事物的联系是指人类产生之前世界上就存在的联系,而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产生之后,通过人的客观物质性实践活动,根据固有联系建立起来的新的联系。

提问:请大家小组讨论:生活中哪些联系属于自在事物的联系,哪些属于人为事物的联系?

(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大家都举了很多的例子。生活中上到宇宙星辰的运转,下到沧海桑田的变迁都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而我们周围也存在着很多人为建立起来的新联系。但是这里大家一定要注意一点,无论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3.方法论

过渡:既然我们知道了联系的客观性,那么我们生活中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请大家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归纳。

师生归纳总结: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不能主观臆造联系,但是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起新的联系。

环节三:巩固提高

播放视频:“互联网+”工程

请学生思考并回答:“互联网+”工程属于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

(学生思考,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互联网+”是通过互联网这一平台根据传统产业中固有的联系建立起一种新的商业业态的现象。比如“传统集市+互联网=淘宝”、:“传统交通+互联网=滴滴打车”等等。这的确是人为事物的联系,但是它也是客观的,并没有改变原有传统产业内在的客观联系。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注意。

环节四:小结作业

今天的内容我们就学习完了,大家回去以后上网搜集一些可以运用联系的客观性观点来分析的时政热点。下节课我们一起分享。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自在联系和人为联系的区别?

【参考答案】

事物的联系就其与人类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在事物的联系,一类是人为事物的联系。自在事物中的种种联系是指在人类产生以前就存在了的联系,人为联系指在人类实践活动范围内由人们按照一定目的、计划或方案而形成或建立的联系,尽管这些联系呈现“人化”的特点,渗透着人的目的性、能动性,但并没有改变或者取消联系的客观性。这些“人为联系”只是人们依据客观联系创造条件,改变了联系的具体形式。

2.教学过程中你运用了什么教学方法?

【参考答案】

情境教学法指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以形象为主题的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创设的情景一般包括生活展现的情境、图画再现的情境、实物演示的情境、音乐渲染的情境等。在学习“联系的客观性原理”时,我采用了情境法教学,展示了一组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的生动图片,学生更容易从日常生活中理解联系,区分自发联系和人为联系。

“讨论法”是开放式的教学方法,意在克服以死记硬背为特征的一切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封闭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分小组讨论找出生活中哪些是自发联系,哪些是认为联系,通过举例让学生对知识点理解更加深刻,另外运用了讨论法,将学生个体的独立学习变为集体的学习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集思广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思想政治《政府依法行政》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课堂导入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视频:视频1:石家庄城管暴力执法 围殴摊贩;视频2:武汉城管卖萌“举牌执法”。

提出问题:石家庄城管与武汉城管的执法方式有何不同?你自己更认同哪一种执法方式?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同样是执法,但执法的方式不同,给当地人民带来的感受就不同。那么政府的权力是谁赋予的?政府该如何行政呢?进而导入今天的课堂《政府依法行政》。

环节二:新课讲授

1.依法行政的含义

活动一:小组探究“为何被罢免”

多媒体呈现时政热点:

《黄冈市卫健委主任一问三不知》和《黄冈市卫健委主任被免职》视频。

请同学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初中所学以及课本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1)黄冈市卫健委为何被罢免?政府的权力是由谁赋予的?

(2)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应该如何行使权力?

小组探究,教师巡视点拨。小组汇报,教师总结:政府需依法行政。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予,行使行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

2.依法行政的必要性

活动二:角色模拟“罢免官员的反省”

请同学以同桌为单位,结合课本内容,探究以下问题:

如果你是被罢免的黄冈市卫健委主任,你会对记者说些什么?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会如何做?为什么?

(请同学一人扮演被罢免的黄冈市卫健委主任,一人扮演小记者,并将重要的点进行记录。)

同桌探究并回答探究问题,教师总结:刚才同学们模拟了一下被罢黜官员的反省,有的同学对问题的关键把握的非常到位。俗话说:“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政府官员在行使权力时,要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行使。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只有政府依法行政,才真正对人民负责。

环节三:巩固提高

谈一谈:结合课堂所学,谈一谈对“权力是把双刃剑”的理解。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权力是把双刃剑,用的好造福人民,用的不好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政府的权力是由法律赋予的,政府必须依法行政,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理念,真正做到对人民负责。

作业:搜集国家不断推进政府体制改革的相关资料,并整理成报告,下节课一起分享。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谈一谈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

【参考答案】

1.从政府的角度说:政府依法行政、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

2.从政府部门来说: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不变质,提高政府的权威;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3.从社会的角度来说: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2.说一下你为什么要布置这样的作业?

【参考答案】

本节课我布置的作业是:搜集国家不断推进政府体制改革的相关资料,并整理成报告,下节课一起分享。之所以布置这样的作业,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为下节课所学做好相关资料的整理。

高中思想政治《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提问: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外国品牌?这体现了什么样的经济现象?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经济全球化在生活中处处都有体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也很巨大。那么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哪些影响呢?又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呢?顺势揭示课题:《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环节二:新课讲授

1.经济全球化的优势

多媒体展示案例:

一架波音777飞机由300万个零件组成,分别来自17个不同的国家,最终完成飞机的组装。

教师提问:这体现了经济全球化的优势有哪些?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它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2.经济全球化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教师出示两组漫画:发达国家的游戏与经济危机下的发展中国家。

学生前后四人为一小组并思考:这两幅漫画体现了什么道理?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现阶段,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发达国家具有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掌握着推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现代信息技术,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左右着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这种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一边是发达国家财富的不断积累,一边是发展中国家贫困的不断加剧。

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这在促进各国经济合作的同时,也使得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

3.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

教师提问:基于经济全球化下发展中国家的现状,发展中国家又如何能够更好地发展呢?

学生与同桌交流后进行回答,教师总结: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经济全球化趋势面前,任何国家都无法置身事外。我们应当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

环节三:巩固提高

小组讨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有哪些方面需要继续努力?我们在未来又能做什么?

教师总结:继续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同学们也要努力学习,为祖国未来的全球化进程做贡献。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采用师生互动的方式总结本节课所学。经济全球化的优势、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同的影响以及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

作业:运用互联网等工具,收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出现了哪些阻碍,下堂课和同学们分享。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请谈一谈经济全球化的好处有哪些。

【参考答案】

经济全球化可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2.说一说你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参考答案】

【知识目标】

了解经济全球化的意义以及影响。

【能力目标】

提高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树立起为祖国未来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做贡献的担当意识。

欢迎关注长沙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频道,及时掌握考试资讯!

更多问题可联系在线人工咨询→点这里咨询

你感兴趣的都在这里!

↓↓↓

长沙中公教育微博 长沙教师微信公众号(csjsks)
长沙中公教育微博 长沙教师考试公众号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备考公开课
各考试活动课程
下载中公教育APP查看更多信息
备考公开课
湖南事业单位考试信息
湖南事业单位考试辅导
备考公开课
湖南教师考试辅导资料
湖南教师考试题库练习
-->
咨询 微信 电话 下载

教师资格<

招考信息

报考指导

阅读资料

考试题库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