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

首页 > 教师资格 > 考试题库 >

2020下半年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及答案【1月9日下午】

网络 2021-01-22 15:50:20
公告解读
教资&考编资料 备考图书推荐
教师资格试题

2020下半年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及答案【1月9日下午】

来源于网络

初中信息技术《接入因特网》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计算机接入因特网方式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之后提问:“家里计算机、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可以连接因特网,请说一说连接因特网的方式有哪些?”学生举手回答:有光纤和WIFI等连接方式,教师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连接方式都有哪些特点呢?顺势引入本课教学内容。

(二)新课讲授

1.有线接入方式

教师讲解有线接入方式中的光纤接入,即用户有一根入户光纤和一台以太无源光纤接入设备,然后让学生上网查阅光纤接入方式上传和下载速度,并找一名同学回答。【以太无源光纤接入设备上传和下载速度可以轻松达到100Mb/s。】之后教师继续讲解有线接入方式除了光纤接入方式还可以选择ADSL、有线电视同轴电缆等,并让学生上网查找以太无源光纤接入设备、有线电视解调器、光电转换器与光纤的图片,之后让同学在计算机上展示找到的相应设备图片,教师表扬学生观察能力很强。

2.无线接入方式

待学生了解有线接入方式之后,教师提出问题:“什么是无线接入方式?”学生观看教材后回答。【无线接入方式是通过内置或外置的无线网卡连接到WIFI来实现的。】接着教师抛出疑问:“内置无线网卡主要应用在哪些设备?”学生思考后举手回答。【绝大多数笔记本电脑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之后教师解释对没有内置无线网卡的设备,可通过安装USB接口的外置无线网卡,从而实现与WIFI的连接。教师进而提问:“当前主流的WIFI网络传输速度是多少?”学生根据生活中的常识能够回答出:WIFI网络传输速度可达54Mb/s。

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除了WIFI连接外还有哪些无线接入方式,学生观看教材可以回答出。【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成熟,正在普及的4G网络已经让人们享受到了高速无线网络服务。】然后教师让学生以信息技术小组为单位,在5分钟之内讨论无线局域网WIFI、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和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异同点,找小组代表回答。【无线局域网WIFI上网设备是无线网卡,服务商是私人、单位或者是运营商,私人和单位组建的覆盖范围小,运营商组建的覆盖范围较大;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上网设备和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上网设备是SIM手机卡,服务商是运营商,覆盖范围全国。】并找另一名小组代表补充。【无线局域网WIFI资费是私人和单位组建的免费,运营商组建的收费,上网速度很快;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和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的资费是收费,上网速度分别是较快、非常快。】教师表扬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强。

(三)巩固提高

请学生以同桌为单位,五分钟的时间讨论有线接入因特网和无线接入因特网各自的特点和应用场合。时间到后以同桌代表回答。无线接入不受光缆限制,具有自由性、不稳定、易受外界干扰,多应用于笔记本电脑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有线接入需要借助光缆,比较稳定,相对网速较快,多应用于办公室。

(四)小结作业

小结:教师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教师可以点评同学们听课很认真,记忆力真强。

作业:分析为什么iPad在生产销售WIFI版的同时还要生产销售3G版和4G版?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及解析】

1.描述有线接入方式ADSL的特点。

【参考答案】

(1)一条电话线可同时接听,拨打电话并进行数据传输,两者互不影响。

(2)虽然使用的还是原来的电话线,但ADSL传输的数据并不通过电话交换机,所以ADSL上网不需要缴付额外的电话费,节省了费用。

(3)ADSL的数据传输速率是根据线路的情况自动调整的,它以“尽力而为”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2.简述无线接入的概念及组成。

【参考答案】

无线接入又称无线接续技术,是指从交换节点到用户终端之间,部分或全部采用了无线手段。

典型的无线接入系统主要由控制器、操作维护中心、基站、固定用户单元和移动终端等这几个部分组成。

初中信息技术《算法的描述》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提问如何将一头大象放进冰箱让学生再次体验解决问题的步骤,学生可以说出不同的方法,如打开冰箱→放进大象→关上冰箱等。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说出算法的概念,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算法。教师引导学生继续思考,可以使用什么方法描述算法,从而引出本课内容。

(二)新课讲授

1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导入中将大象放进冰箱的算法是如何表述的,从而引出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的方法。接着,教师让学生通过类比可以说出上节课学习的查询同学电话号码的两种算法都是用自然语言描述的。

教师在黑板上展示句子“将a加b除以a减b的值赋给变量x”,并让学生写出对应的赋值语句。学生完成书写后,请学生代表对结果进行分享和说明。通过回答,学生可能给出4种不同的赋值语句。【x=(a+b)/(a-b)或x=a+b/(a-b)或x=(a+b)/a-b或x=a+b/a-b】教师可以评价学生的回答具有多样性,进行了积极地思考。

接着,教师让学生以同桌两人为一组分析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学生通过分析讨论,可以得出:自然语言描述的算法会产生歧义,若要将算法说明清楚,则描述会过于繁琐和冗长。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共同总结出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的特点。【易于理解、但描述算法繁琐、冗长、易产生歧义】

2用流程图描述算法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是否存在比自然语言更适于描述算法的方法,从而引出用流程图描述算法。教师通过播放视频介绍流程图的方式,让学生注意观察并记录流程图的基本符号及作用,视频播放结束后,请学生代表回答记录的结果。【起止框、处理框、输入/输出框、判断框、流程线】教师可以评价学生观察仔细,并认真记录相关内容。

接着教师可以通过表格的呈现方式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流程图基本符号的表示方法及含义。【起止框表示算法的开始和结束,用圆角矩形表示;处理框表示对框内的内容进行处理,用直角矩形表示;输入/输出框表示输入/输出操作,用平行四边形表示;判断框表示对条件进行判断,用菱形表示;流程线表示流程的方向,用带方向的线段表示】

教师在大屏幕上展示“查找同学电话号码”流程图,并让学生对流程图中出现的基本符号进行辨认。接着,教师鼓励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5分钟的讨论,通过对比用自然语言描述的查询某同学电话号码的算法含义,解释流程图所描述算法。通过对比,学生可以理解流程图所描述的算法含义,教师可以评价学生有较强的理解分析能力,并能触类旁通。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总结得出用流程图描述算法的特点。【直观、简洁、易懂,且逻辑关系清晰】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流程图在呈现结构上有何特点,学生通过观察能说出答案。【流程图在结构上不仅有直线执行的部分,也存在环状执行的部分,同时,判断框处的执行语句出现了分支】教师可以评价学生观察认真,语言描述清晰。

然后,教师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介绍程序的3种基本结构,即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如何用流程图来呈现。介绍结束后,给学生2分钟的思考时间,并请学生说出“查找同学电话号码”流程图是由哪几个基本结构组成的。学生通过对比观察,可以说出: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

(三)巩固提高

学生掌握描述算法的2种方法后,教师展示“从键盘中输入两个不同的数,并显示较大数”的问题情境,请学生以同桌为单位,分析问题并用自然语言和流程图描述对应的算法,之后,请2名学生代表进行算法的分享展示。

(四)小结作业

小结:教师提问流程图的基本符号及含义、程序的3个基本结构,学生说出起止框、处理框等,并能绘制出程序的3个基本结构。教师可以点评学生学习认真、对知识理解掌握较好。

作业:查阅资料,了解除了用自然语言和流程图描述算法外,还有哪些描述算法的方式。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及解析】

1.简述如何在完整的流程图中判断程序的3种基本结构。

【参考答案】

程序的3种基本结构包括顺序结构、循环结构和分支结构。顺序结构在流程图中只有直线执行的部分,不会形成环状的重复执行,也不存在多种选择的分支执行。循环结构在流程图中存在环状的重复执行部分,且与分支结构同时出现。分支结构在流程图中一般于判断框处出现,判断后可有多种不同的执行情况。

2.简述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与用流程图描述算法的异同。

【参考答案】

自然语言是人们日常所使用的语言,如汉语、英语等,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符合人们的表达习惯,易于理解算法思想。但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会导致所描述的算法繁琐、冗长,甚至由于自然语言的歧义性而导致算法的不确定性。

流程图是算法的一种图形化表示方法,由图框和流程线组成,图框表示各种操作的类型,图框中的文字和符号表示操作的内容,流程线表示操作的先后次序。流程图能形象直观地描述算法,各种操作一目了然,不会产生歧义性,且逻辑关系清晰。

初中信息技术《TCP/IP协议与IP地址》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媒体播放网络在生活中应用的视频,介绍道:在生活中不管用什么设备输入百度网站的网址,浏览器显示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别人发给自己的QQ消息会准确的送达到我们的智能手机上这两个案例。鼓励学生思考:全球数不过来的网络终端,是如何通过网络做到这样精确传达信息的呢?有此问题,导入新课《TCP/IP协议与IP地址》。

(二)新课讲授

1.网络终端的通信方式

教师请学生结合刚刚看的小短片思考:在网络中各个网络终端的操作系统和连接方式都各不相同,用户是怎么通过网络将各种操作系统和各种硬件相互联系在一起提供通信的呢?学生通过短片的了解,思考后自由回答。【网络通信协议】教师可以评价这学生观察得非常仔细。然后教师进行讲解:网络终端之间的通信是通过网络通信协议来实现的,它为各种操作系统和各种硬件的互联互通提供了通信服务,而且网络通信协议有很多种。教师通过大屏幕展示教材中的Windows7和XP系统的TCP/IP协议设置,请同学观察都有哪些协议。学生通过观察并结合教材的提示分别进行回答。【Windows7系统有TCP/IPv4协议和TCP/IPv6协议,XP系统有TCP/IP协议】教师可以评价学生回答正确,都很细心,能够看到协议的名称。教师继续讲解:TCP/IP协议就是传输控制协议和网际协议,而且TCP/IP协议也是网络通信协议中最基本的协议。

2.网络终端之间的识别方式

教师继续追问:同学们已经知道了网络终端的通信方式,那么全球这么多网络终端是如何在传输的过程中准确识别每个网络终端的呢?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可以回答出。【IP地址】教师可以评价学生真聪明,阅读得非常认真,得到的结果也非常准确。教师继续讲解:TCP/IP协议中的IP协议其实就是用来区分网络中每一个网络终端的,因为IP地址就好像我们每个人的身份证号码一样,每个人只有一个对应的号码。IP地址也是一样的,每个网络终端设备也只对应一个IP地址,目前我们所使用的是IPv4版本。IPv4版本就是采用32位二进制数作为IP地址,为了便于识别,我们将每八位二进制数转换成一个字节并且用“.”来分割,这样就形成了4个0~255的十进制数形式。比如“58.217.200.15”是百度一台主机的IP地址,“222.184.115.167”是网易一台主机的IP地址。因为每一个IP地址只对应了一台网络终端,所以这样就能保证网络终端在网络中的唯一性,保证了唯一性就能保证数据在网络中的准确传送了。

教师提出问题:请学生们想一想IPv4版本的IP地址是不是无限多的呢?预设学生仔细阅读教材后能够回答出:“不是”。教师继续追问:既然IPv4版本的IP地址不是无限多的,随着网络应用的不断发展,IP地址总会有用尽的一天,那该如何解决这一棘手的问题呢?教师提示学生继续阅读教材尝试找出解决办法,同桌之间互相讨论,限时3分钟。讨论结束后请学生代表分别进行汇报讨论的结果。【现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IP协议的第六个修订版本IPv6已经开始推广应用了。IPv6采用了128位二进制数表示,很好地解决了IP地址短缺的问题,有人形象地将IPv6比喻道可以让撒哈拉沙漠的每一粒沙子都拥有一个IP地址】教师可以评价学生们回答得都很正确,思路很清晰。

(三)巩固提高

在学生掌握了基本操作之后,教师向学生提出三个问题:请学生说一说IP地址目前所使用的是哪个版本?为了解决IP地址枯竭问题,开始推广哪个版本的协议?网络通信协议中最基本的是哪个协议?学生通过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分别进行回答:目前使用的IP协议是IPV4版本;为了解决IP地址即将耗尽的矛盾,IP协议的第6个版本IPV6已经开始推广应用了;网络通信协议中最基本的是TCP/IP协议。教师可以评价学生们回答得很正确,对本节课知识掌握得不错。

(四)小结作业

小结: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带领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

作业:回家后打开计算机,查看和设置所用计算机的IP地址。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及解析】

1.IPv6地址的表示形式是什么样的?用几进制数来描述的?说出或者写出一个符合表示形式的IPv6地址。

【参考答案】

(1)IPv6的128位地址通常写成8组;

(2)每组为四个十六进制数的形式;

(3)AD80:0000:0000:0000:ABAA:0000:00C2:0002是一个合法的IPv6地址。

2.简述IPv4地址的常见分类和地址范围。

【参考答案】

A类,一般用于大型网络:1.0.0.1~126.255.255.254

B类,一般用于中等规模网络:128.0.0.1~191.255.255.254

C类,一般用于小型网络:192.0.1.1~223.255.255.254。

欢迎关注长沙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频道,及时掌握考试资讯!

更多问题可联系在线人工咨询→点这里咨询

你感兴趣的都在这里!

↓↓↓

长沙中公教育微博 长沙教师微信公众号(csjsks)
长沙中公教育微博 长沙教师考试公众号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备考公开课
各考试活动课程
下载中公教育APP查看更多信息
备考公开课
湖南事业单位考试信息
湖南事业单位考试辅导
备考公开课
湖南教师考试辅导资料
湖南教师考试题库练习
-->
咨询 微信 电话 下载

教师资格<

招考信息

报考指导

阅读资料

考试题库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