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

首页 > 教师招聘 > 阅读资料 >

2020长沙教师考试面试指导:高中政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说课稿

长沙中公教育 2020-12-10 10:37:51

“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说课”有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因而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登上了教育研究的大雅之堂。不论是在教师招聘考试中,还是在以后的教师职业生涯中,大家都要经历说课这个环节。因此,中公教师特意为大家准备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这一节课的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XX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上(下)午好!

我是XX号考生。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7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一框题的内容,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明确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原因和要求。论从史出,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转折点;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本节课从国家层面,讲文化建设的目标和发展道路,明确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第八课的逻辑延伸,又是第十课的逻辑起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学情

通过前三单元的学习,学生认识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这为本课走中国特色社会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个目标打下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同时,学生对国家大事比较关心,有所了解,初步具备由现象到本质、有具体到抽象的思维品质。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可以引导学生论从史出,探索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但是学生思想往往停留的位置不高,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个目标分析和文化自觉自信必须得立足于学生生活实践,这就对探究活动材料选择提出了挑战,探究活动设置来源于学生的生活,贴合学生实际,真正让学生能有思考、有感触、有启发从而有认同。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明确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2.知道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含义;

4.明确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含义。

【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了解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信念,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四、教学重难点

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情况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确定,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重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难点】

文化建设为什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五、说教学方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的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媒体教学法、情景设置法、案例分析法、讲授法。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导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我会结合当下最受关注的时政热点“十九大”进行导入,导入如下:

多媒体呈现材料:2017年10月18日上午9:00,中共十九大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取得了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设置疑问:在当代中国,要怎样建设文化强国呢?(进而引出本课内容)

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采用最具时效性的热点新闻能够,迅速拉近教材理论与生活实际的距离,快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环节二:新课讲授

在这一环节,我会通过多媒体出示教材P98“五个视点”,并引导学生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内涵(是什么)?在启发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快速共同归纳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内涵。

(一)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

1.中国先进文化的求索

我会通过多媒体出示课本P95页综合探究素材:“全盘西化”论与“文化复古主义”,并启发学生思考“你能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和‘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道理分析上述观点吗?”

学生探讨后,我会指导点拨形成结论。

结论:在文化建设中,必须处理好继承、借鉴与发展的关系。奉行“全盘西化”论和“文化复古主义”都不能产生中国的先进文化

2.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是中华文化走向重振的转折点

对于这一知识点,我会通过师生谈话的方式进行,引导学生从中国近、现代史的角度,哪次运动实现了中华文化的历史转折,使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复兴?为什么这么说?学生凭借初高中中国近代史的学习,不难得出结论: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陈独秀和青年毛泽东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代表着马克思传入中国,也是中华文化有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3.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这里将通过讲授法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理解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而民族复兴必然伴随着文化复兴。在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并向学生强调发展当代先进文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指导思想、基本特征、本质和核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意义。

(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1.探究“必由之路”的原因

我会多媒体出示课本P95页综合探究素材:“四个视角”,引导学生思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什么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学生探究,老师点拨归纳出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决定的;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路径和目标的关系。

(三)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这里我会通过多媒体呈现并讲解本节知识点的思维导图

在讲解思维导图的同时,强调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原因。

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前进,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力。为此,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必要性)

进而通过呈现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部分的视频片段,并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下面几个问题:到底习近平总书记所所说的文化自信是什么?教材中的文化自觉又是什么?它们各自有什么表现?

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我会走下讲台进行适时的引导和点拨,讨论结束后我会鼓励学生积极分享结论,最后我会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概括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含义和表现:

含义: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表现:这种文化自觉和自信,表现为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由于这一知识点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因此我进一步地引导学生辨析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区别,最后强调:文化自觉是指人们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以及对文化的地位、作用、发展规律和建设使命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文化自信则是人们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以及在此基础建立起来的对自身文化发展的坚定信心。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基础,只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才有坚定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表现。只有建立在高度文化自觉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才具有坚定的文化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才能遵循和把握文化发展规律,坚定地推进文化发展及文化指导下的人类社会能动地发展。因此,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2.怎样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在学生对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有了充分的而理解和把握以后,进入到新课讲授最后一部分的学习,即怎样做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我会组织学生阅读教材,自主学习怎样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即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新课讲授环节通过呈现多媒体材料、视频资料,小组合作探究等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了合作学习的乐趣,同时也锻炼了自身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环节三:巩固提高

在这一环节,我会通过随堂检测,全班抢答的游戏进行巩固和夯实本节课的内容。这样的设置,既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能检测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弥补学生的知识漏洞。

多媒体展示练习题,组织学生抢答。

课堂练习:

1.我国是文化古国、文化大国,但还不是文化强国。要大力实施“文化兴国”战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就必须( )。

①把文化建设作为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

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③全面吸收西方文化,改造传统文化

④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①观点错误;我国要吸收和借鉴西方优秀文化成果,改造落后传统文化,③说法错误。②④正确,故选D

2.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认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这一思想启示我们,在当今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 )。

①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②要对民族自身文化价值充分肯定

③应担当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责任

④必须正确把握文化发展规律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排除①。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②不合题意;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③④正确,故选D。

环节四:小结作业

在这一环节,我讲多媒体呈现知识框架,并邀请小组代表走上讲台分享学习成果,由课代表带领学生回顾和夯实本节课主要内容,在课堂的最后,我会布置学生们观看纪录片《将改革进行到底——第五集:延续中华文脉》,写观后感。这样的作业能够实现讲政治课堂延伸到课外,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们的实践能力。

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无声的语言,是教师口头讲述的辅助手段,是知识的高度凝集与集中。因此,我特别重视对板书的设计。依据本节课的知识特点,我的板书设计如下所示:

结束语:各位评委老师,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欢迎关注长沙中公教育教师招聘考试频道,及时掌握考试资讯!

更多问题可联系在线人工咨询→点这里咨询

你感兴趣的都在这里

↓↓↓

长沙教师微信公众号(csjsks) 长沙中公教育微博
长沙教师考试公众号 长沙中公教育微博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备考公开课
各考试活动课程
下载中公教育APP查看更多信息
备考公开课
湖南事业单位考试信息
湖南事业单位考试辅导
备考公开课
湖南教师考试辅导资料
湖南教师考试题库练习
-->
咨询 微信 电话 下载

教师招聘<

招考信息

考试公告 考试动态 特岗教师

报考指导

阅读资料

考试题库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