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

首页 > 教师招聘 > 阅读资料 >

2020长沙教师考试备考:赫尔巴特的统觉理论

长沙中公教育 2020-04-27 09:56:55

考情分析:统觉理论作为赫尔巴特课程理论的重要基础之一在一些教师招聘考试中时常有题目出现。考试题型主要以客观题为主,涉及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填空题等题目类型,考察多为识记或理解类题目,所以此知识点也需要学生在备考过程中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识记。

一、“统觉”概念的提出

其实最开始“统觉”(apperception)一词是由莱布尼兹提出的。是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和康德的哲学中关于认识论的重要概念。

莱布尼兹认为,统觉是一种自发的活动,它主要依赖于心灵中已有内容的影响。通过统觉,人们理解、记忆和思考相互联合的观念,从而使高级的思维活动得以完成。之后康德继承并发展了莱布尼兹的统觉理论。康德认为,统觉是理智的活动,统觉的能力不是建立在灵魂已有内容的基础上,而是由一切产生于外界的经验所赋予的。

二、赫尔巴特与“统觉”

赫尔巴特认为,心理学是教育学的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是建立科学教育学的首要科学。赫尔巴特依据他的哲学思想,认为人的灵魂也是宇宙中无数实在的一种,它是脱离肉体而独立存在的,最初是一无所有的,当其和肉体结合时,必然和各种各样有组织的物质发生关系,开始获得感觉,进而形成表象或观念。

赫尔巴特断定,观念是人的心理活动最基本的要素,是人的全部心理活动的基础,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不过是观念的活动而已。但各种观念并不是静止的,而是经常运动、斗争的。观念有同化作用,这就是说,人们心灵中已有的旧观念可以同化、吸收新的观念,使自己得到补充、丰富,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观念。也就是指当新的刺激发生作用时,表象就通过感官的大门进入到意识阈上,那么,二者的联合就进一步巩固了它的地位,学生在原有观念基础上把一些分散的感觉刺激纳入意识领域,吸收、融合、同化新观念,并构成观念体系,即“统觉团”,他把这个过程称为“统觉”。统觉在教学过程中具有重大意义,整个教学过程主要是统觉的过程。

赫尔巴特指出,“统觉,只有在条件允许的时候才会发生。”所谓统觉的条件,主要是指兴趣。根据赫尔巴特的观点,兴趣是指观念的积极活动状态,是一种好奇心和智力活动的警觉状态,正因如此,兴趣赋予统觉活动以主动性。他认为,当观念活动对事物的特性产生了兴趣这样一种活动时,意识阈上的观念就处于高度的活跃状态,因而更易唤起原有的观念,并争取到新的观念。

三、“统觉”与课程

根据统觉原理,新的观念和知识总是在原有的理智背景中形成的,是以原有观念和知识为基础产生的。这就必然要求课程的安排应当使儿童能够不断地从熟悉的材料逐渐过渡到密切相关但还不熟悉的材料。这是赫尔巴特非常重要的思想。

同时,赫尔巴特还依据统觉原理,为课程设计提出了“相关”和“集中”两项原则,目的是保持课程教学的逻辑结构和知识的系统性。

所谓相关,是指学校不同课程的安排应当相互影响、相互联系。所谓集中,是指在学校的所有课程中,选择一门科目作为学习的中心,其他科目都作为学习和理解它的手段。赫尔巴特把历史和数学当作所有学科的中心。

欢迎关注长沙中公教育教师招聘考试频道,及时掌握考试资讯!

更多问题可联系在线人工咨询→点这里咨询

你感兴趣的都在这里

↓↓↓

长沙教师微信公众号(csjsks) 长沙中公教育微博
长沙教师考试公众号 长沙中公教育微博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备考公开课
各考试活动课程
下载中公教育APP查看更多信息
备考公开课
湖南事业单位考试信息
湖南事业单位考试辅导
备考公开课
湖南教师考试辅导资料
湖南教师考试题库练习
-->
咨询 微信 电话 下载

教师招聘<

招考信息

考试公告 考试动态 特岗教师

报考指导

阅读资料

考试题库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