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长沙教师考试备考: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在历年教师招聘考试当中都是考查的重点,通常以简答、多选和单选题的形式出现,选择题会有一些比较细致的考点需要大家识记。接下来,将详细讲解这一知识点在考试中如何考查,了解三种学校教育制度的不同。
1.前制度化教育
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人类早期的原始社会教育,到奴隶社会后期逐渐出现了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即实体化教育)。什么叫实体化教育,简单理解就是这个时候出现了学校这一教育实体,比如夏朝最早出现了学校,中国古代都是实行的前制度化教育。
前制度化教育在字面上理解就是制度之前,制度指的是教育制度,教育制度规定了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年级以及班级等,前面提到中国早在夏商周就已经出现了学校,但是并没有制定明确的教育制度,这是与制度化教育的区分点。
另外,教育实体形成特点有可能会直接概念反选,需要注意:(1)教育主体确定;(2)教育对象相对稳定;(3)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4)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5)由以上因素结合而形成的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
2.制度化教育
制度化教育不同于前制度化教育,这时已经具备了正规的教育制度,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学校系统和学校的比较,有学校不一定有学校系统,而学校系统是在有学校的基础上形成的。
另外,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堂”,选择题备考。
3.非制度化教育
非制度化教育强调的是一种教育理念,它提倡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库姆斯等人主张非正规教育的概念和伊里奇所主张的非学校化观念都是非制度化教育思潮的代表。
像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思想都是非制度化教育的体现。
以上就是三种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以及区分点。总而言之,前制度化教育就是没有制度,制度化教育就是有制度,非制度化教育超越了制度范畴强调的是一种教育理念。
【例题】制度化兴起的标志是( )
A.废科举,兴学堂 B.京师同文馆 C.京师大学堂 D.教师职业化
【答案】A。解析: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堂”。故选择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