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2019湖南教师资格证考试每日一练答案
公告解读 | |
---|---|
教资&考编资料 | 备考图书推荐 |
教师资格试题 | ![]() |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诗中提到的“直臣”是指楚国大夫屈原,屈原忠而被黜,投楚江自尽。传说中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节日。
2.【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那达慕起源于蒙古汗国建立初期,早在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被推举为蒙古大汗时,他为了检阅自己的部队,维护和分配草场,每年7~8月间举行“大忽力革台”(大聚会),将各个部落的首领召集在一起,为表示团结友谊和祈庆丰收,都要举行那达慕。起初只举行射箭、赛马或摔跤的某一项比赛。到元、明时,射箭、赛马、摔跤比赛结合一起,成为固定形式。后来蒙古族人亦简称此三项运动为那达慕。
3.【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火把节是纳西族、彝族等民族的节日,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的节日,姑娘追是哈萨克族的节日。
4.【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二十四节气口诀:“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因此,惊蛰不在夏季,是春季的节气。因此,答案为A。
5.【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这句古诗体现的是山西的窗花艺术。
6.【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观点是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因此答案选A。
7.【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故选D。
8.【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9.【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教育目的是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具体说来就是教育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由于教育目的要回答的是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样一个根本问题,所以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也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归宿。
10.【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以法令形式颁布并实施的学制是癸卯学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