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长沙国考行测指导:重点题型解析—工程问题
工程问题作为行测数量关系出现频率较高的一类问题,在我们过去的几年中均有出现。比如说2017年的国考数量关系中出现了2道,2018年的国考数量关系出现了1道,而在最近的2019年国考数量关系中出现了2道。所以,这就得引起我们足够重视。
1、什么是工程问题
工程问题在我们小学时其实就已经有接触了,所谓的工程问题其实本质上就是涉及到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这三者关系的一类问题。他们三者之间存在一个最为基本的公式就是:工作总量(I)=工作效率(P)×工作时间(t)
2、如何应对工程问题
例:王明抄写一份报告,如果每分钟抄写30个字,则用若干小时可以抄完。当抄完2/5时,将工作效率提高40%,结果比原计划提前半个小时完成。问这份报告共有多少字?
A.6025字 B.7200字 C.7250字 D.5250字
解析:仔细分析完这道题之后就会发现,已经知道题干中的原工作效率为30字/min,效率提高40%之后为42字/min。完成2 /5之后,效率提高前后都是在完成后续的3/5的工作总量。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剩余的工作总量作为构建等量关系的出发点。不妨设完成后续3/5工作总量原来所用时间为未知数t min,则效率提高之后,所用时间为(t-30)min。所以可以得到30t=42×(t-30)。解得t=105min,故3/5的工作总量为30×105=3150(字),总的工作量就为5250字,选择D。当然,在这道题中其实体现出来的是在完成后面3/5的工作总量,由于效率提高而节省半个小时。效率前后之比为5:7(工作总量一定,效率与时间成反比),故时间前后之比为7:5,从这可以看出节省了7-5=2份的时间,对应具体的时间数值为30min,所以可以知道1份对应的为15min,故原来需要7份时间即为105分钟,3/5的工作总量为30×105=3150,则总的工作量为5250字,选D。
3、总结
工程问题其实并不复杂,他所围绕的核心就是对于基本公式中的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考察。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备考阶段多做一些工程问题习题去熟悉,去了解,这样才能熟能生巧,面对这一类问题时才能游刃有余。
中公教育研究与教育辅导专家 尹黎明
有报考疑惑点击问题咨询客服
我要咨询-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及时掌握湖南招考信息 -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添加专属客服
领取备考大礼包